2011-12-14 09:32:00 我要评论
刘国栋 来源: 大众网毛南“肥套”成为国家级非遗后,经常有媒体前来采访
毛南族“肥套”仪式:瑶王送花给主人
毛南族“肥套”仪式进行中
毛南族的肥套有36个木面具,代表36个神,根据毛南族诸神的身份及性格特点雕刻而成,形象逼真生动,代表善、恶、贵、贱四大类型(施哲莹摄)
毛南族的花竹帽也成为国家级“非遗”
毛南族肥套仪式之:唱解关
毛南族杆栏屋
看:惟一花竹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编“顶卡花”
在毛南族生活的地方,到处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英俊的毛南族小伙子,他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哪里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竹和墨竹的毛南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顶“顶卡花”。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顶卡花”上山继续砍竹。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南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不一会儿,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顶卡花”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儿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不由惊喜地说:“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在丈夫的帮助下,她把“顶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南山乡流传开来,成为爱情的象征。
传说里的“顶卡花”是毛南语,翻译成汉语就是花竹帽,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是毛南族特有的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或许是因为美丽传说的缘故,在过去花竹帽是毛南族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由它衍生的花竹帽花竹帽歌、花竹帽舞,已经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精髓。
“我听我奶奶说,以前毛南族女孩子都要有一顶花竹帽,一到歌墟的时候,就把帽子穿上长长的绳子背在背后,长度要让帽子正好盖住屁股,在山上跑来跑去帽子就在后面跳过来跳过去,谁的花竹帽最漂亮受到的关注就越多!”惟一的花竹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素娟一边说一边抿着嘴笑。
谭素娟的老公覃自昆是环江县文化馆副馆长,能成为花竹帽的传承人,谭素娟说那也都是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丈夫给“逼”的。
“我逼她那也是没有办法,要是没有我逼,估计这手艺就要失传了!”覃自昆说,过去花竹帽仅凭老工匠在直系或嫡系亲属间口头传授和示范,后来又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生活快节奏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花竹帽一度濒临“失传”,“就没有人会编了嘛!幸运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偶然下乡查访,发现一位叫谭顺美的老艺人竟然还会编花竹帽!”
为了让这项千年技艺后继有人、重获新生,当地政府就请谭顺美老人出山办培训班,覃自昆就让谭素娟也去报了名。“一开始学的人挺多,慢慢的越来越少,后来就剩下我们五个人,到最后也就我坚持下来了,也就只有我学会了。”谭素娟说,编花竹帽的程序太繁琐,又很辛苦,自己能学成出师也多亏了老公的监督。而现在,环江县除了七八十岁的谭顺美老人以外,就只有谭素娟会编制花竹帽了。
盼:“花竹帽”这门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发现,编制花竹帽确实不仅手工复杂,而且技术难度很大。在谭素娟家里,她一边忙活着编着手里的花竹帽,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花竹帽对取材很讲究,必须是环江当地特产的金竹和墨竹,因为这种竹子破出来的篾片才能薄如纸,篾丝才能细如线,才能光滑不刺手。花竹帽的造型则是铜鼓与圆锥的巧妙组合,又按阴阳对应将帽盖、内衬和帽底紧密扣合。从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到定型、整合、勒边、护顶,到最后涂刷油料,编好一顶花竹帽需要几天甚至一周时间。
“你像我现在编的这个50公分的花竹帽,我一天坐在这里编十多个小时,要用三四天才能编成。”在20世纪40年代,一顶花竹帽可换70斤大米,如今20公分大的一顶要一百块钱,50公分大的则要三百元人民币。可是就以50公分大的花竹帽为例,一天工作八个小时的话,需要一周时间编成一顶,这样一天也就是能收入50块钱。谭素娟说,这么累整这么点钱,她自己其实都不想干了,但是现在成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不做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更重要的是,现在毛南族民间女子基本上已经没有戴花竹帽的了,现在主要是县政府或者艺术团队向谭素娟订购,“县里把它作为当地特色的工艺品向外馈赠,艺术团队呢就是为了表演才买,所以销量很低。”
一方面是制作复杂,一方面是没有市场,当地政府也曾经帮助谭素娟办过几期花竹帽培训班,每个人参加培训的每天都有25块钱的补贴,但是每期都是一开始人多,越到后面就越没有人了,到最后一个也没有培训成。
当地政府也认识到这种情况,从2000年开始每年拨款数万元用于花竹帽工艺调查、资料整理及工艺传承培训工作,并在一些中学展开大规模的普及传统民间技艺教育,建立毛南文化艺术教育基地。今年5月,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中国国务院新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花竹帽代表着我们毛南族,我真心的希望它能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的人能跟着我学这门手艺,不为别的,就为我们毛南族文化不能断代。”谭素娟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