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1专题汇总 > 走基层陵县 > 访相亲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

2011-09-16 15:57: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风;新华社;编辑记者;李从军;半月谈;新闻战线;瞭望
[提要] 新华社17日召开全社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要求全社各单位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新华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采编队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产生影响、取得实效,确保活动和有关专题专栏报道制度化常态化。

  8月17日,新华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李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8月17日,新华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李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黄小希)新华社17日召开全社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要求全社各单位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新华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采编队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产生影响、取得实效,确保活动和有关专题专栏报道制度化常态化。

  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印发通知,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部署后,新华社迅速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社长李从军为组长的全社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并制定印发了《新华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

  会议认为,多年来,新华社始终把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作为加强报道力建设、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当前形势下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利于新华社继承和发扬建社80年来的优良传统作风,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新闻采编人员职业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新华社新闻报道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提高质量提高素质提高效益、推动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会议指出,新华社各单位要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基层情况交流会”“记者走基层交流座谈会”“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编辑记者对国情的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解。同时,通过开展“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研讨活动,每年在全社范围内开展“清新文风”范文征集和评议活动等,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

  会议要求,新华社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有突出特色或偏远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活动。新华社将在文字通稿线路、图片通稿线路、视频中文通稿线路分别开设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新华网将开设专题,充分展示新华社有关新闻报道,集纳全国媒体优秀报道成果,同时利用论坛、微博等互动性强的传播载体与网民开展良性互动。《新华每日电讯》《瞭望》《半月谈》等新华社主办的报刊也将通过专题专栏等组织相关报道。

  动员会上,李从军要求全社同志认真贯彻中宣部等五部门的意见和刘云山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对新华社编辑记者的一项基本要求。一方面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新闻观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编辑记者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新闻工作者只有投身于实践、扎根于基层、服务于群众,才能切实履行好职责,才能真正免于平庸。全社编辑记者要以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和身边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将“三贴近”原则变成自觉行动,让基层意识、群众理念融入血液,端正价值追求,书写锦绣文章,走好职业道路。

  李从军指出,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是对新华社报道工作的必然要求。已具有知名度的新闻品牌栏目要“眼睛向下”,防止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内对外报道要努力破除陈旧的思维定势,在内容、写法上不断改进,多讲短话、实话、新话,多推出短篇佳作,切忌套话连篇、空洞无物。

  来自新华社总社和国内分社的编辑记者代表在动员会上发言,结合基层采访实践经验谈了认识和体会,表达了积极投身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决心。新华社总社和驻国内各省区市分社新闻采编人员参加会议。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