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综合整治助推“两保两树”活动深入开展
为全面提升公路路况水平,向社会公众提供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发挥公路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从2009年12月10日开始,山东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
山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对山东省下一步“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等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交通运输特别是公路交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搞好综合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交通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大路网、发展大物流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道路安全事故、节能减排、提高公众出行质量的必然要求。
为了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山东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任组长,交通运输厅、发改委、公安厅等10个省有关部门和17市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交通运输厅,于2009年6月份正式成立。在为期一年的公路综合整治中,全省共实施路宅分家超过百万延米,整治违章建筑11万间近300万平米,清除占道集市贸易三千处,清理非公路标志三万余块、“三大堆”近13万处计170余万立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全省公路通行环境。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提高公路通行能力,针对2010年全省养护改建工程投资大、项目多、工期紧,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实际,山东省立足一个“早”字,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抓管理、促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畅通,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各项任务。2010年,山东省公路养护改建投资140亿元,其中普通干线公路100亿元,高速公路30亿元。全省共安排普通干线公路在建改建工程46项、1200公里,养护大中修工程169项、近5000公里,路面改建大中修工程里程占全省干线公路里程的30.6%;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44项、近1200公里,占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7.5%,养护改建投资和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加快公路设施改造,公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在进行综合整治的同时,对公路沿线绿化也进行了改造升级。从去年3月1日开始,在山东省组织开展了以春季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大干60天”活动,会同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完善提升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质量的通知》,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各管养单位抓住春季绿化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对公路原有绿化林带进行补植,做到无缺行、无断垄。按照“封、漏、透、诱”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形等条件,宜林则林、宜花则花、乔灌结合,利用外边坡、路旁空地设计景点,合理确定植物品种结构,确保绿化植物栽植成活率。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省共栽植补植乔灌花类苗木一亿多株。通过植绿、补绿,加大绿化体量和绿化档次,既优化提升了绿化效果,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全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了畅、洁、绿、美的公路通行条件,公路面貌焕然一新。
开展“两保两树”活动离不开“四化”管理工作的有力配合。目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正在以交通“四化”管理为总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方向,把解决交通畅通、安全、服务等方面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作为提升四化管理水平的突破口,真正用“四化”管理的理念和办法去解决问题,体现以人为本,努力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交通公共服务。开展“两保两树”活动离不开公路综合整治工作的支持。“两保两树”与公路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安排,互促并进,充分展示活动成果,提升整治水平,并确保山东省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能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积极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的同时,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也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部署要求,以“四化”管理为总抓手,以保畅通、保安全为着力点,以树品牌、树形象为努力方向,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着力打造更通畅、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更和谐的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提升“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预计到2015年末,山东交通道路水路通畅水平、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将全面提高,建立起上下联动、体系完善、运转高效的保畅通、保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并打造出一批在省内和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山东交通品牌,行业良好形象广泛树立,社会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打造现代交通运输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