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1 18:53:00 我要评论
来源: 新华网
一年轻人正使用手机浏览微博(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逸之摄
【乱象二】草根“牛博”不草根 聚集“粉丝”为敛财
(核心网事)“中国网事”记者在近期于厦门召开的“新浪微博营销大会”上了解到,新浪草根微博排行榜前50名中,很多“牛博”并不是以交流为目的的网民个体,而是背后都有一个团队运作。像“冷笑话精选”、“全球时尚”、“爱情物语”等这些拥有上百万、几十万粉丝的知名微博,实际上已被一些投资实体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包装“运营”。
此外,为了迅速吸引大量粉丝,不少所谓“草根牛博”或利用多个账号互相转发炒作,或忽略版权,海量转载他人原创作品。如微博“我们爱讲冷笑话”,目前已经拥有160多万的粉丝,因内容风趣幽默,获得大量的关注转载,而这一博主却被网友指责靠大量转载他人的原创吸引粉丝。(记者观察)产业化造“牛博”的背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有着相应的经济利益。记者在新浪微博营销大会上了解到,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微博账号在市场上最少可卖5到6万元,而在这样的微博上转发公关公司的广告,每条费用是300到500元。
(专家点评)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汤黎虹说,商业利益下制造出来的“牛博”让普通的微博用户在毫不知情下被诱入商战之中,并被免费当作营销的对象,甚至有遭受欺诈与操控的风险。微博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存在着被商业利益入侵与驯服的危险,只是方式更加隐蔽。而真正来自平民的声音才是微博健康、长久发展的保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