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龙,男,1942年8月出生,临沂邮电系统退休职工。他坚持捐资助学10余年,资助贫困学生20多名,捐助金额达15万余元,身患绝症不改初心。
陈希龙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分派到空军某部任通讯员,后转业回到家乡临沂市,长期在邮电系统工作。先后担任蒙阴县邮电局副局长、郯城县邮电局局长,退休前在市邮电系统分管通讯和扶贫等工作。
陈希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退休后的他平时喜欢读读书、看看报,还自学画画与装裱,生活简单而平淡。2005年,陈希龙不幸被查出患上了胃癌,通过手术切除了大部分胃。已过耳顺之年的他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病情逐渐稳定。
2011年,陈希龙偶然在鲁南商报上看到一则资助贫困失学儿童的倡议,报纸上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深深打动了他。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苦孩子,陈希龙对孩子们渴望读书的心情感同身受,从此年近古稀的老人走上了捐资助学的道路。家人对他的爱心奉献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更激励陈希龙在救助贫困孩子的道路上一走就是十余年。
陈希龙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之所以还能坚持读书、最终圆了大学梦,是乡里乡亲帮助的结果。每当看到这些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贫困,不应该成为想读书、求知识的障碍!能尽我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我觉得很快乐、很充实、很有意义。”
在捐资助学上,陈希龙慷慨大方,十年间,他资助金额累计多达15万余元;在日常生活中,他却略显吝啬,十多年没有为自己添置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儿女们的旧衣服。
手术后的陈希龙病情虽然得到控制,但仍然需要吃药、打针来维护,每月光自己负担的医药费就需要2000多元。为了省下钱帮助受捐助的孩子,生活中的陈希龙老人十分节俭,10年来他自己没有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不仅自己不买,也不允许家人给他买,有一次,老伴给他50元钱给他买了一双鞋,被他埋怨了好几天,儿女们没办法只能把旧衣服送给他穿。陈希龙爱吃葡萄,为了省钱,他总是等水果摊卖完收摊的时候去,购买那些“破头烂腚”剩余的葡萄粒子。老伴多次劝他:“你身体有毛病,不能吃这样的葡萄。你的抵抗力差,一旦吃毁了身体,哪头能算着帐啊?”
为了筹集资助孩子们的学费,陈希龙想到了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去赚钱。自2011年起,陈希龙每天6点就早早起床画画、装裱。没有专业画室,他就在自己家阳台狭小的空间里,自己动手搭了个简易的架子来画画,自家的餐桌、茶几就是他的工作台。陈希龙擅长花鸟画,他画牡丹和小昆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很受欢迎。平时除了一日三餐,他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绘画创作上,画完后他自己动手把画作精心装裱起来,拿到大集上去卖,挣来的钱全部用于资助失学儿童。
2016年12月,在鲁南商报举办的“新年圆梦”大型公益活动上,已74岁高龄的陈希龙把多年来创作、收藏的43副画,通过义卖的形式筹得爱心款1万余元,全部捐助了为贫困孩子圆梦的公益活动,他也被评为“临沂市最美志愿者”称号。2020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临沂市慈善总会等共同发起的第十届“新年圆梦”大型公益活动启动第一天,陈希龙又是一大早赶到活动组委会,将5000元现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动情地说:“今年,我想再帮助10个孩子实现他们的新年愿望!”
这些年,在陈希龙的资助下,先后有20多名贫困学生重新走进了教室,继续求学之路,他们中还有的考上了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不久前,一个受资助孩子的妈妈还专门给老人打来电话表达感谢:“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好的人。”谈起这些事情,陈希龙欣慰地说:“做这件事情,我不求回报,只要他们能不因贫困失学,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能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我就知足了。”
2020年7月,已经78岁的陈希龙老人又被查出癌症复发并扩散,肺和肝也发生了癌变,自己需要负担治疗费20多万元。亲朋好友为他凑了10万元钱治病,医院得知老人家的感人事迹后,主动为其减免了近10万元费用。陈希龙出院后,一些得知消息的爱心市民、志愿者赶来给老人送钱助他渡过难关,却被老人坚决拒绝并一一退回。
通过治疗,陈希龙病情大有好转,但老人却一直高兴不起来,让他割舍不下的还是受资助的孩子们。他说:“我已无力继续帮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有正在资助的5个孩子是我一直放心不下的,他们以后可怎么办啊?”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陈希龙捐资助学路上一走就是十几年,虽年近古稀、身患癌症,亦不改初心,真正的做到了有益于群众、有益于青年、有益于革命。
尽管步履蹒跚、白发苍苍,但在温暖他人、奉献爱心的道路上,陈希龙的步履却异常坚定执着。他像一缕阳光,温暖着别人;他像一支红烛,倾我所有、不思回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病魔无情、人间有爱的奉献之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大爱之举,这个社会才充满了阳光、温暖和爱。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