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默默修路六余载
六年来,他一直做着一件事儿,无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能看到他在乡间土路穿梭的身影,一辆三轮车,一把铁锹,年过八旬的谢春鹤自带家伙事儿,自发为小庄村修补着坑洼的土路,并且一干已是六年之久。
八旬老人默默修路六余载
辛劳守护一方家园
谢春鹤,1937年出生,郯城县红花镇小庄村一个地道的老农民。六年来,他一直做着一件事儿,无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能看到他在乡间土路穿梭的身影,一辆三轮车,一把铁锹,年过八旬的谢春鹤自带家伙事儿,自发为小庄村修补着坑洼的土路,并且一干已是六年之久。
原来,在小庄村有一条贯穿农田的生产主路,这条通往田间的乡村土路长达1200余米,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管护,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遇到阴雨天气,小路泥泞遍布,积水成汪,过往行人步履艰难。
“全村几百口人下田劳动、赶集上街都要走这条路,没人管护怎么能行?”年轻时代就善做好事的谢春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顾不上年老体衰,也不怕别人说闲话,主动承担起管护这条乡村土路的“筑路工”。
哪里有不用的石头、砖块和泥土,谢春鹤就赶紧推着三轮车去拉,看到路上坑洼的地方,就先用石头、砖块一点点垫起,再用铁锹覆上泥土拍平夯实。一天又一天,一段段坑洼颠簸的路就这样逐渐平整顺畅了起来。六年来,谢春鹤老人光铁锹就用坏了三把,新买的脚蹬三轮车也是修了一回又一回。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己能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心满意足了。”问到老人为什么要修路,老人总会这样回答。不求回报,不求赞美,图的就是使得乡亲们能有好路走,成了最朴实的答案。
“刚开始所用的石块、泥土等修路材料大多是从路边捡来的,后来就去建筑工地拉一些废弃不用的建筑用料。”说到修路,谢春鹤发现了新秘诀。
开始时,村里有人不理解,觉得老人是多管闲事,眼看道路平顺了,乡里乡亲也有了改观:泥泞路少了,平坦的路多了,走着更顺心了。一辆三轮车、一把铁锹,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老人都在路上忙碌着。多年来,村里村外,但凡有坑坑洼洼的路面,谢春鹤老人推着一辆三轮车拿着铁锹在那忙活着。修路补路成了老人的一个习惯,也成了村民夸赞的典范,乡里乡亲也亲切的称呼他是“现代版的愚公”。
“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一提,而且我还很硬朗,我还能继续干下去,只要哪里需要补路,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老人总是这样说。多年来,这位朴实的老人,用自己的爱心与善良默默守护着乡亲的一方家园,也用自己实际行动无声传递着奉献与担当。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