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照顾大娘28年
提起房同岭、王琢两口子,全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侄子、侄媳妇照顾大娘这么多年,亲生孩子也做不到!”今年是房同岭两口子照顾大娘曹英林的第28个年头,他俩孝亲敬老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侄子侄媳妇义务照顾大娘28年
房同岭,男,1966年10月出生;王琢,女,1973年8月出生,夫妇俩是沾化区富源街道小房村村民。提起房同岭、王琢两口子,全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侄子、侄媳妇照顾大娘这么多年,亲生孩子也做不到!”今年是房同岭两口子照顾大娘曹英林的第28个年头,他俩孝亲敬老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房同岭照顾老人
王琢照顾老人
五间瓦房,窗明几净。今年87岁的曹英林盘坐在炕上,周边拾掇得干干净净,奶粉、核桃露、水果手边放着,炉子热着爱吃的“螃蟹酱”,桌子一旁的两盆花草收拾得郁郁葱葱。刚吃过早饭,丈夫房同岭去劳务市场打零工,王琢收拾完屋子,正陪着老人唠嗑。“大娘好热闹,村里有什么新鲜事我就讲给她听,给她解解闷。”王琢说。
房同岭、王琢1990年结婚时,大娘曹英林已突发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好几年,老伴也患病去世,唯一的女儿常年身体不好,无法照顾曹英林。“大娘,你不用愁,我养活你!”这是房同岭、王琢两口子结婚时对曹英林的承诺。话一出引起全村人的议论,“好话谁不会说”,“养一两个月行,养上几年试试?”,在全村人的注视下,两口子用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一直照顾大娘到现在。结婚后,房同岭、王琢与父母住在一起,曹英林自己住在旁边两间小屋里,两口子一天三顿将饭端到大娘炕头。后来小两口把大娘的小屋翻盖成五间瓦房,并与大娘住在一起,父母住在旁边的老房子里。大娘爱吃酸的,王琢隔三差五给老人买糖葫芦,老人觉得贵,王琢就买来山楂,拌上糖,给大娘蒸着吃。家里有台老织布机,听说老年人用粗布对身体好,王琢空闲时间织起老粗布,织好粗布床单先给大娘用上。
孝亲敬老代代传。房同岭、王琢的两个女儿从小就很懂事,小女儿房振玉十四岁那年,放学回家正巧看到大奶奶曹英林大便失禁,拉了一裤,小振玉颤悠悠地给奶奶擦洗一遍,王琢做完饭回屋一看,女儿已经把裤子、床单洗干净了。大女儿出嫁后,知道大奶奶爱吃零嘴,每次回娘家都带大包小包好吃的,一进家门先看大奶奶,让一旁的亲奶奶“嫉妒”地不行。
房同岭、王琢的孝心感动了全村人,村里主动为曹英林申请了低保、残疾证,加上老年补贴,一年有将近四千多元。王琢入选年度“好媳妇”,登上村里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全村人都向房同岭、王琢两口子看齐,两人也成为“德孝小房”建设的旗帜人物。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