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道圆老人暮年梦想
一台制氧机、一台吸痰机、一个急救箱、一把轮椅,2017年8月,山东科技大学职工冯蕴瑄和挚友一行三人陪护患有重度心脏病和糖尿病的93岁老父亲,坚持从山东泰安远赴吉林长春,就是为了帮助老人实现重回工作故地的心愿。在冯蕴瑄的悉心呵护和一路陪伴下,老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怀揣着对工作35年之久单位的殷切思念和对中国汽车事业的无比热爱,终于重回长春汽车研究所(现中国一汽技术中心)。
冯蕴瑄父亲和一汽工作人员合影
一台制氧机、一台吸痰机、一个急救箱、一把轮椅,2017年8月,山东科技大学职工冯蕴瑄和挚友一行三人陪护患有重度心脏病和糖尿病的93岁老父亲,坚持从山东泰安远赴吉林长春,就是为了帮助老人实现重回工作故地的心愿。在冯蕴瑄的悉心呵护和一路陪伴下,老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怀揣着对工作35年之久单位的殷切思念和对中国汽车事业的无比热爱,终于重回长春汽车研究所(现中国一汽技术中心)。
冯蕴瑄的父亲冯召舒生于192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英国攻读汽车专业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选择了回国效力。他参与了中国第一辆载重汽车解放牌汽车发动机的研制,参与了中国第一辆15吨自卸载重汽车的发动机并试车成功。1955年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命令由一机部汽车研究所组团去西藏高寒地区进行汽车试验,老人带着自己亲手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辆载重汽车解放牌汽车走上了刚建不久的青藏公路,最终抵达了西藏的拉萨,成为了开着共和国自主研制解放牌汽车上青藏高原的第一人。
2015年初,冯蕴瑄父亲的心脏病开始加重,导致老人无法行走,长期卧病在床。随之而来,老人的糖尿病情也开始加重,身上多处长了褥疮,以致发烧入院,到了2015年底,老人已病入膏肓。冯蕴瑄深知父亲对汽车事业的挚爱,为了能让父亲振作精神、战胜疾病,他向父亲许下诺言“爸爸,我们一定能挺过来,等您好了,我带您去一汽!”照顾老人的日子里,冯蕴瑄每天三次给父亲擦洗褥疮并上药,定时抱老人下床,到轮椅上练习坐。一开始老人坐不住,慢慢地能试着坐十分钟、二十分钟,再增加到半个小时,这样坚持了五个月,老人终于坐住了,冯蕴瑄同时为老人加强营养,控制血糖,在他的精神照料下,老人的褥疮也有了好转,痰量也减少了。接下来五个月冯蕴瑄要让父亲重新站起来,他从身后抱住父亲,一开始只站短短的五分钟两人就累得浑身是汗。同病区其他人说“算了吧,费那么多力气,没有用的”。冯蕴瑄听到这些话并没有气馁,只是笑一笑,擦一擦汗水,继续抱着老人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冯蕴瑄用一只手搀扶着父亲,他就能够站稳了!病友们也被冯蕴瑄的执着和孝心感动了,纷纷称赞他是好样的。当老人能够坚持站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的时候,冯蕴瑄对护工说“咱们帮助老爷子走一走吧”。冯蕴瑄从身后搀扶着父亲的双臂,用自己的脚踢父亲的脚,帮助父亲慢慢挪步,就像婴儿学习走路一样,父亲艰难而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值得欣慰的是,在冯蕴瑄帮父亲行走训练的过程中,褥疮在他的精心调理下也治好了,泰安中心医院的主任医师评价冯蕴瑄说,“他对父亲的护理,称得上是半个护理专家”。
转眼时间到了2017年8月7日,冯蕴瑄一行带父亲开始了圆梦之旅。泰安高铁站工作人员为老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到了高铁上冯蕴瑄与列车长讲明了此行的目的,列车长当即同意他们使用列车上电源用于制氧机和吸痰机,并积极协调高铁调度,为冯蕴瑄一行在长春西站下车提供了方便,本来只停1分钟,列车组为他们争取到了3分钟停车。
到了一汽,领导和职工给老人以功臣般的接待,老人见到他亲手研制的第一代解放牌汽车发动机,心情非常激动,几次想说话,冯蕴瑄把父亲的轮椅推到那台发动机前,拿着他的手放到机器上摸了又摸,老人热泪盈眶,周围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时候,一汽的领导走过来给老人递上一枚胸章,告诉老人这是一汽给老人相伴成长三十年功臣的证章。冯蕴瑄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父亲经常这样教导他“人活着一定要有理想和信念”,就连墓碑上也要执意刻上“爱国儿女”字样的墓志铭,因为老人一直对祖国母亲怀着爱国儿女的一片孝心,老人用一生的辛勤工作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词“爱国”。
1500公里,8个半小时的行程,在长春待了36个小时,为了这36个小时,冯蕴瑄付出了15个月的努力。他用一片赤诚的孝心让父亲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爱与温暖,而父亲对爱国信念的坚守也激励着冯蕴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王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