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份爱心到达群众手中

2018年09月26日 10:19作者:来源:大众网

“我是安置点的第一负责人,哪怕有一个村民没回家,我和同事们也不撤。”这是陈建君对受灾群众的承诺,她说到了也做到了。

  

  陈建君,女,汉族,1981年2月生人,寿光市营里镇党委副书记。

  “我是安置点的第一负责人,哪怕有一个村民没回家,我和同事们也不撤。”这是陈建君对受灾群众的承诺,她说到了也做到了。

  在寿光灾区最大的村民安置点之一——营里镇第二初级中学,安置点总指挥营里镇党委副书记陈建君仍在电话对接救灾物资。她嘴唇干裂顾不上喝水,一头打着电话,一头为前来咨询的村民、志愿者、工作人员解答着这里衣食住行的各种问题,至于吃午饭这事或许早已忘了。陈建君是营里镇区内弥河河段的河长。在洪水来之前她和镇上其他干部,一直在河坝巡逻,期间跟同事们冒着大雨,调试好了一座长期不用的水闸,保住了该镇鹿家庄子村全村的房屋。“全村没有一间房子进水!”现在回想起自己当时的举动,陈建君话语里有些激动。

  8月19日晚10点,由于上游水情突变,镇上紧急召开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会议,启动撤离。从8月20日凌晨开始,营里镇根据上游泄洪险情预警,设立村民临时安置点,陈建君就成了这里的大管家。此后8个小时内,到达安置点的村民达到6300多人。陈建君和另外两名镇干部为了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食宿,开启24小时“超人”模式。很快,镇上的老师、热心村民和寿光市区的义工们也赶来帮忙。陈建君将大家分为安置组、物资采购和接受分发组、卫生防疫和安保维稳四个工作小组,从早上6点多起床准备,到晚上10点多大家都睡下,全程为村民们服务。

  陈建君说,她从城里调到镇上工作快两年了,跟这里的村民也都熟悉。过去的这些日子,她除了工作、睡觉,空闲时间会主动去跟村民“唠嗑”,一方面缓解大家紧张的心情,一方面收集大家反映的困难问题。

  孩子的一句“妈妈”让这位年轻的女干部流下眼泪

  陈建君不仅是安置点的大管家,还是一位九岁孩子的妈妈。而说到孩子时,这位语速极快的女干部顿时语塞,她哽咽着哭了。

  陈建君的儿子马上开学读三年级了,这几天她一直靠在安置点没回家,儿子就打电话过来喊妈妈……其实这几天陈建君心里压力也挺大,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村民,就怕哪里服务不好出问题。但是比起这几天一直泡在水里扛沙袋的那些镇上男干部们,她并没有觉得多苦。陈建君说,自己是安置点的第一负责人,哪怕有一个村民没回家,她和同事们也不撤。

   坚守岗位,让每一份爱心都到达群众手中

  营里二中这个安置点是从20号凌晨启用的。从这天起,陈建君就和同事们坚守在这里,没有回过一天家。在安置点,物资来源分为三个渠道,一个是镇政府自己购买了的,再就是市民政局调拨的,第三部分来源于爱心企业、爱心个人和爱心组织的捐赠。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00多个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自发地购买物资,源源不断地给灾区安置点献爱心。

  陈建君表示:“有的爱心企业在捐助的时候跟我们联系,你们最紧缺的是什么,因为我们过水村特比多,20多个村进水,最高的能达到1.5米,抽水泵比较紧缺,后来企业又给我们捐赠了一些抽水泵,包括民政局也给我们配发了一些抽水泵到村里。”

  “高峰期的时候,我们这个安置点到了6300多人,当时泄洪量非常大,我们本着不让一个人受伤的原则,让周边的24个村都撤离了。”陈建君介绍说,第二天洪峰过了之后,没有过水的9个村的村民已返家,现在还有15个村村民安置在这里。因为正值假期,安置点就把营里二中的学生公寓腾出来让村民居住,但因为安置的村民太多,就又启用了两个教学楼。“教学楼里面就是桌子和凳子,我们就用折叠床,铺上棉被、毛巾被,满足最基本的需求。”

  8天8晚24小时不间断的全天候周到细致的服务,极大安抚了受灾百姓的不安情绪,得到安置点群众一致好评。规范有序、有条不紊的人员安置更是为前线全力进行抗洪救灾争取到了稳定的环境。在第8天,最后30个村民也回了家,但是陈建君却又留了下来——因为接到另一项紧急任务,1000多名消防官兵要进驻营里开展救灾工作,她要继续配合工作,整整12天11夜没有回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