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义返乡 辉映乡邻

2018年10月06日 10:38作者:来源:大众网

仲辉,郓城县唐庙镇仲堂村支部书记,菏泽市十九届人大代表,感动郓城十佳百优人物。他放弃北京年薪二十万的工作返乡创业,他痴心为乡亲办实事、办好事,他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他发动全家带头捐款近20万元,并带动村里的“能人”捐款80余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安装了路灯、绿化了道路,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部铺上了水泥地面,连十几年的臭水沟也变成了鸟语花香的荷花塘。

  

  仲辉,郓城县唐庙镇仲堂村支部书记,菏泽市十九届人大代表,感动郓城十佳百优人物。他放弃北京年薪二十万的工作返乡创业,他痴心为乡亲办实事、办好事,他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他发动全家带头捐款近20万元,并带动村里的“能人”捐款80余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安装了路灯、绿化了道路,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部铺上了水泥地面,连十几年的臭水沟也变成了鸟语花香的荷花塘。

  一、妻子抱怨说:“你每次回来,都是带着仲堂的土,回家来拿钱。”

  1995至2001年仲辉曾担任村主任,凭自己上职高时学来的知识,积极发展本村养殖业,短短几年仲堂村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2001年,他辞去了村主任职务进京从事工程管理工作。2014年底村支部换届选举他却获得最高选票,没有思想准备的他没有接受支部书记这个职务,只是进了村支委,后来村两委班子瘫痪。镇党政领导和村民代表找到他,谈了群众的愿望和组织的需求,2015年6月,仲辉同意回村参加第二次支部书记选举,获得全票,为了不再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信任和厚望,他毅然放弃了年薪二十多万的工作临危受命,并顺利建立了村两委班子。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仲辉想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解决村里道路差的问题。村里道路常年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全镇道路最差的一个村。村部更是破败不堪,屋顶露着天。他决定乘“村村通”的东风,借助村里在外工作人员多的优势,筹备修路配套资金。他首先发动全家带头捐款近20万元,并自付路费,几次辗转北京等地进行化缘,不到半年时间,就筹资八十多万元。顺利的修通了村内及村外水泥路6.2公里,铺设下水道4公里;又相继安装了监控、自来水;改建了小学、村部。他整合村内的公共财产,建立了4000平米的文化广场;成立了广场舞队和秧歌队;整修了废旧坑塘,栽上了绿化莲藕;村内外路两侧大街小巷都栽上了绿化苗木;攻坚克难迁了两家老林地,搬走了十三口丧,开辟了一条新路,改变了村里没有南大门的历史;改造了高压线路,全村街道全安装了路灯;增打了八眼机井,修建了村内主干渠等。

  仲辉老婆孩子都在郓城县城居住,他却长期住在村部,几天才回县城家里一趟,去拿些换洗衣服,洗洗澡,每次回家都是风尘仆仆,由于常常自费为村里和群众办事,工资不够用需要家里贴补。为此家人很不理解,妻子常说:“你每次回来都是带着仲堂的土,回家来拿钱。”还说他现在精神不正常了,从没有考虑过自家的事,天天忙的都是村里的、别人的事。

  二、在北京的企业老板说:“我们跟你回家创业!”

  仲辉深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撑。要提升群众获得感,兴产业促增收是必由之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仲堂村陆续有人去北京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仲辉多次去北京,向这些成功人士介绍家乡的变化和前景,劝他们返乡创业,他的真诚取得了大家的信任,纷纷回家乡考察投资。从事高档名片制作的仲伟恒说,“你为大家带了个好头,我也跟你回乡创业!”,仲伟恒第一个返回家乡,投资创立山东艺名堂印制有限公司,借助网络平台,接单全国及海外印刷业务,目前公司在职员工25人,年营业额400余万元。从事咖啡、奶茶速溶剂加工业的乔红亮,也毅然回乡,投资创立合和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这些特色产业的落地,不仅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民增收致富,也给村里的贫困户提供了就业脱贫的机会。

  为了促进在家和在外地人员的沟通交流,仲辉给村里搭建了“为村”平台,仲堂的“为村”活跃度曾一度位居全国第一。

  三、邻村群众说:“有这样一位贤乡邻,是俺大家的福份。”

  仲辉时时刻刻想着村民,去年的一天他在县城开完会,刚回到城里的家天就阴了下来,接着就是狂风暴雨,他牵挂着仲堂,雨稍一停就不顾家人劝阻独自开车回村,由于路上树被刮断造成交通堵塞,60里的路竟用了三个多小时,到村后顾不得休息就组织人员排水,并把住在危房的群众及时进行了转移。

  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纠纷,仲辉主动作为,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去年,仲际愿和仲伟远因宅基地发生了争吵,仲辉亮明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化解了矛盾,使之和好如初。

  仲辉爱管“闲事”出了名,只要发现损害村民利益的事,他都主动去管。一些江湖骗子抓住老年人爱沾小便宜的弱点,常到村里发些不值钱的东西,然后推销产品骗人,仲辉发现就把他们赶走,有一次发现时已经讲了三天课,免费发了不少东西,本村和邻村的老人越聚越多。当仲辉赶他们时,这伙人因为刚下完诱饵还没有收网赖着不走,仲辉无奈报了警,这伙人竟去威胁仲辉母亲,仲辉再次报警,骗子们从此再不敢来仲堂。

  仲辉不仅关心本村的事,邻村的事也总热心帮忙,在修仲堂村路时,邻村邓垓有一公里多的土路无钱辅修。仲辉为了打通两村之间的连接通道,通过捐款将邓垓村那段土路辅修成了水泥路。他还为这个村引进了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并为其争取了一个扶贫车间,没让邓垓村出一分钱。邓垓村的一位村民说:“有仲辉这个好乡邻,真是俺们的福份。”

  十里八乡都知道仲辉是个热心人,现在不仅本村的,好多外村人有了难事也找仲辉帮忙,因此他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有朋友问他这样操心到底图个啥?他笑着说:“作为仲堂村的一个村民,群众这样抬举我,我不能对不住他们;作为一个党员,不能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也对不住党对我多年的培育之恩,更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仲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谱写着人生最优美的篇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