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助化为一种动力

2018年10月06日 11:32作者:来源:大众网

将资助化为一种动力,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这三十多年中,王汝堂一直秉持诚信待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在经营的事业中,对于每一个客户,都把诚信放在最前面,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将继续帮助家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王汝堂,1962年3月,中共党员,宁津县闫沙市场柴胡店批发部经理。

  王汝堂多年来乐心捐助失学儿童,帮助村里修路,树路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王汝堂家境贫寒,姐弟五个人,很多时候都是饥一餐饱一餐,王汝堂上到高中之后,家中就再也负担不了读书的费用。他就去当小工,帮人提水泥桶,后来自己去外面收废品。他不怕辛苦,别人怕脏不收的货,他收;别人嫌不挣钱的货不要,他要;别人怕累不干的活,他干。凭借着这股干劲和诚信经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在宁津县柴胡店镇租了两间门市开始做起批发生意,并最终站稳了脚跟。

  在生活上有了保障以后,王汝堂没有忘本,回家乡的时候发现村里唯一通往外界的路、桥都已经破旧不堪,他主动联系了村委会,又到柴胡店镇政府进行铺设公路、维修桥梁的申请。在王汝堂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可以重新修路铺桥,但是在资金上出现了问题。钱由谁出?当时村委会的账本上没有这么多钱,眼看着因为资金的问题导致辛苦的结果付之东流,王汝堂没有多想,自己掏腰包38000多元,然后又联系公路局进行铺设,最终村里的小公路铺起来了,桥也维修好了,村民们都高兴极了。大家感念他的付出,想在桥上修建一个功德碑,他没有同意。他说:“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我从小生活在这一片水土之上,因为村民的支持才发展到今天,为村里做这些是我的分内之事。”后来,他又连续为全村的村民交纳了共计30000多元黄河水费。

  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动,在骨子里结晶,它源源不断的由心而生,永不枯竭。2008年柴胡店批发部在宁津县中心广场组织公益捐助,王汝堂为了帮助那些跟自己有同样经历的贫寒农村学子,圆上求学的梦,对当天到场的10名柴胡店小学学生、10名宁津一中学生、10名二中学生。对这三所学校的30名贫困学生进行小学每人300元,高中每人800元的资助,当天他自己捐款1.9万余元。并且经了解到后来他自己一直连续不断的资助,一直到这些贫困学生上到大学。当天现场1000余人次,他们现场捐款3万余元,王汝堂把当天大家公益捐助所得的款项全部捐给教育局,用于发展宁津县的教育事业,让他们继续帮助贫寒学子。他知道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没有收入,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他不仅在学业上捐助这些孩子们,更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经常为他们送去米、面,替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安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是他的这种乐于奉献、捐资助学行善积德的义举,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也改变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他的爱心被孩子们永远铭记,他的无私奉献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将资助化为一种动力,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这三十多年中,王汝堂一直秉持诚信待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在经营的事业中,对于每一个客户,都把诚信放在最前面,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将继续帮助家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