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再累也要把家照顾好
王作亮,男,1957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肖桥居村民。他和老伴孙守华,夫妇两人自结婚以来,从没吵过嘴,感情深厚,相濡以沫度过了40余年的时光。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再加上老母亲,邻居都夸赞他们一家人相处融洽,家庭和睦。
王作亮,男,1957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肖桥居村民。他和老伴孙守华,夫妇两人自结婚以来,从没吵过嘴,感情深厚,相濡以沫度过了40余年的时光。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再加上老母亲,邻居都夸赞他们一家人相处融洽,家庭和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干建筑队的王作亮从二楼架子上掉了下来,脊椎粉碎性骨折。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总算可以下地行走,却留下后遗症,每早起床时都会腰疼,只能咬牙硬挺着起来,阴天下雨,更是疼的厉害,并且以后再也不能干力所气活,还欠下4000多元钱的帐。妻子看着可以自由活动的王作亮很高兴地说,人活着就好。夫妻俩勤勤恳恳,还上了帐,还给两个孩子成了家,一家人生活的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可是,2011年厄运却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53岁的孙守华在家中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也无法自理,原来孙守华得了脑梗塞。躺在床上的妻子,已不能说话,眼巴巴的看着丈夫流眼泪,王作亮握着妻子的手说,没事,我照顾你,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夫妻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冬日的寒冷放慢了人们起床的脚步。但是对需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和90多岁老母亲的王作亮来说,晚起只是一个梦想。
每天凌晨5点,王作亮要硬挺着腰疼的痛苦咬牙起床。穿衣、洗漱、生火、做饭。收拾停当后他先叫醒老母亲,给老人盛好饭,让老人先吃着,再叫醒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伴儿孙守华,给她穿好衣服,然后帮她洗脸洗手,喂饭,老伴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不断衰退。为了让老伴能吃下饭,王作亮自己制作易下咽的饭,再一勺一勺地喂老伴。等到妻子吃饱了,他接着洗衣服、洗尿布。忙完这些事情,王作亮赶紧自己吃口饭就该出门下地干活儿了。
“洗衣做饭、生病照料累的是身体,最操心的还是收入有限。”王作亮说。老伴两次住院花了十来万块钱,大部分都是借的,到现在还没有还清,况且老伴现在每个月光吃药就得1000多块钱。“这是中药,医生说是补气、补血、补力的;这边的是西药,这是治高血压的、这是治脑梗塞的。”王作亮指着桌子上的药说,这些药都是他跑了好多药店,问了好多医生,能买到最便宜、最有效的药。家里人都需要照顾走不开,受伤的身体也不行,想出去干活挣点钱补贴家用的想法行不通,王作亮只能靠二亩薄地和一亩园来维持家用。
“干着活,还要看着时间。”王作亮说,他一个多小时就得回去看看母亲和老伴。晚上也没有睡过安稳觉,因为半夜还要帮老伴翻身三四次。即便这样,他也从来没有过怨言。现在他和老伴之间有了一个默契:一个眼神、一声呻吟,他就就知道妻子需要什么、哪里不舒服。妻子看着他每天拖着伤痛的身体日夜操劳,心疼的掉眼泪,示意自己拖累了他,想一死了之,他总是握着妻子的手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苦点累点都能受,最受不了的,是你走了,留下我一个人。6年多的操劳,妻子的身体稍有了起色,可以走动了。他很欣慰。“就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再多一点。”
洗衣服的时侯,王作亮就会在母亲旁边,和老人聊聊天,老母亲看着消瘦的儿子,也是时常垂泪对他说,苦了你了,王作亮都是笑着给老母亲说,不苦,照顾自己家人怎么算苦呢,想照顾而你们不在了才叫苦。
同村的人见到他常感慨道:“老王真有耐心,几年如一日细心照顾老伴,还要照顾老母亲,太难得了。”他说,照顾一家人是应该的。他也哭过,但他从没有放弃过,他觉得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家照顾好。
责任编辑:王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