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止的母爱

2019年03月04日 10:39作者:来源:大众网

张彩英,女,1938年出生,曾任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健康东街社区三官庙新村的妇女主任。她用人生四分之一的长度,21年、7600多个日夜的厚度温暖着瘫痪在床的儿子,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张彩英,女,1938年出生,曾任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健康东街社区三官庙新村的妇女主任。她用人生四分之一的长度,21年、7600多个日夜的厚度温暖着瘫痪在床的儿子,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天有不测风云,放不下的是牵挂

  张彩英今年已经81岁了,但身体依旧硬朗,她就像一台机器,每天24小时连轴转的照顾儿子,她不能停,也不敢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21年前的一场事故。

  张彩英的儿子张伟东1989年中专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电子公司就职,之后便是结婚生子,平凡的生活本来幸福美满。但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腊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瞬间将这一份温馨击打得粉碎。

  张东伟车祸后在医院住了8个多月,开始张彩英拼尽物力、人力、财力想让儿子站起来,可是医生却告诉她,张伟东因为脑损伤过重成了半植物人,这对于张彩英家庭来说,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出院之后,一家人悉心照料,期盼张伟东能有所好转,但残酷的命运并没有为他们带来任何希望。2000年张彩英的老伴儿去世后,儿媳也终于带着孩子离开了,照顾儿子的重任便落在了张彩英自己一个人身上。

  张彩英的家里有一张铁床,在那张床边,她一站就是21年。“他200斤沉,我上了年纪了,劲小,原来帮他翻身经常把我拽倒,有时候还自己掉下床来,到处找人帮忙才能抬上去,后来索性在床边焊上了铁栏杆。”张彩英说。

  屋子里现在就只剩下81岁的老娘和瘫痪在床的儿子相依为命,张彩英无数次的想撒手放弃,却听不够儿子嘴里的那一声娘,这是儿子能够说出口的唯一一个字。“我舍不得我这儿子,我有时候想我要是先走了,我这儿子得咋办啊……”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谈起心中的牵挂,忍不住红了眼眶。

  无巨细的照顾,成了后半生的习惯

  张彩英每天早上四点半都准时起床,为儿子煮上一碗鸡蛋面,儿子自己吃不了,她就用筷子一根一根地挑着喂。吃完早饭后,张彩英就开始站在床边忙碌着给儿子换纸尿垫。她把儿子拉向怀里侧着身,铺身向前把纸尿垫卷起来一半塞在儿子的身下,再把新的纸尿垫同样一半折叠接续铺平;再憋一股子劲儿把儿子推向另一侧,把旧的抽出来,铺上新的。其实这个动作,张彩英每天都做,连着做了21年,练习了成千上万遍,但忙完仍然耗了半个小时,出了一身汗。特别是到了夏天,为了防止儿子常年卧床长褥疮,张彩英要不停地隔一会儿就给儿子翻身,天气暖和的时候就用毛巾给他擦擦身子,换洗换洗衣服。

  给儿子收拾完,洗完尿布、床单,张彩英接着又要开始准备午饭。午饭是张彩英包的水饺,煮完水饺,张彩英会把水饺放在碗中,让儿子平躺,把碗放在儿子的胸前,这样儿子就会用一只手抓起饺子,放到嘴里。因为水饺是儿子唯一能够自己可以吃的食物,所以张彩英每次包水饺的时候都会包上一星期的量,冻上满满一冰箱。这满满一冰箱,塞满的都是母爱。

  在娘的心里面,孩子永远是孩子。张彩英有时候看着儿子的头发长了,就想给他拾掇拾掇,理发的时候得把儿子扶起来,200斤的体重,81岁的老母亲,把张彩英拽倒是常有的事。生活拮据,张彩英仍然把最好的留给儿子,自己凑活着吃点馒头。晚上等儿子睡下了,她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起床看一眼,直到儿子安静地睡着,她才安心。

  心怀感恩和乐观,永不停止的母爱

  张彩英是三官庙村里的老党员,在村大队干了大半辈子的妇女主任,家庭情况也十分困难,三官庙社区有什么救济补助都会给她一份,逢年过节也会送去慰问品,医院还会定期到家里护理、送药,也会为张彩英检查身体,跟她聊聊天,进行心理辅导。面对社会提供的帮助,张彩英也常怀着感恩之心,“还得感谢党和政府,还有那么些好心人,要不俺娘俩真怕连饭都吃不上。”

  接触过张彩英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那就是乐观。生活虽然艰辛,她仍然会选择微笑。张彩英能从这残酷的遭遇中感觉到生活中的温暖,怀有一颗乐观感恩的心,这也是她能坚持21年的原因之一。

  “上天让我们成为了母子,我就不会抛弃他,我只盼他能走到我头里,这样我怎么着也能闭眼了。”对于普通人而言,无法面对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却成为这位母亲的心愿。

  2008年6月, 张彩英被评为2007年度新城街道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7月,被评为2018年第一批“高新好人”;2018年9月,被评为“潍坊好人”;2019年2月,获得高新区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