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林业人

2019年05月06日 11:26作者:来源:大众网

  刘国利,男,1969年9月出生,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中共党员。刘国利扎根基层近30年,致力于改变小泊头镇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生态困局,在盐碱荒滩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2F刘国利到贫困村讲解冬枣管理技术

  无棣县小泊头镇濒临渤海,盐碱程度严重,绿化造林的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小泊头镇从生态“重灾区”到生态强镇的蜕变,凝聚着刘国利多年的辛勤汗水。

  刘国利从1992年开始就投入到“八五”绿化造林一线,从规划小班,落实地片、树木栽植,检查验收都脚踏实地,栽一片,成一片。1993年冬季,穿着水鞋,踏着大雪摸清了全镇的“八五”绿化达标任务,脚冻烂了、手冻烂了,但高标准完成任务。2000年无棣县大力发展枣业生产,目标是实现人均1亩小枣园,半亩冬枣园,实现这一目标,非常艰难,一是群众认识程度不高,二是购买苗木缺乏资金,三是栽植成活率低。特别是在栽植方面,压力最大。为解决这三大难点,每绿化一个地片,刘国利都要骑着摩托车提前搞好造林规划,熟悉掌握每一地片的基本情况,严格做到适地适树,确保苗木成活率。由于常年在大田里奔波,每年要穿烂七八双布鞋。2002年春季全镇大面积推广冬枣高接换头工作,当时所有的枣农都不会高接换头这项技术活,他就到每个村进行巡回指导,手把手的教,每天骑着摩托车行程不低于200公里,因多日劳累,患上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只治疗了3天,考虑到正值枣树嫁接的最佳时期,躺在病床上的他在腰上围了一圈泡沫鞋底子,忍者疼痛,又跑到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冬枣高接换头技术要领。

  为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要求,创新造林机制,他指导无棣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合作社运营+公司化运作”的经营运作模式,成功规划建成了“俊棣万亩生态林场”,并大力发展林畜、林禽、林菜、林粮等林下经济,实现了林地立体叠加复合效益。在他的精心谋划和指导下,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国家级林业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省级林业示范合作社 ”、“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农科驿站”等荣誉称号。为提高枣农的收入,刘国利从科技创新、龙头带动、引进新品种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带领广大枣农大力实施枣树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近年来,他积极推广大棚冬枣栽培技术,帮助企业引进了小枣烘干设备,引进了马牙枣、雨帅枣等枣树新品种,推广了“落头开心”修剪技术。根据枣树生长的不同季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指导,为每户培训一名技术明白人,夏季头顶烈日,冬季里冒着风雪在田间、地头为枣农传授枣树夏季管理技术和冬季修剪技术。

  近30年来,刘国利带领群众在盐碱荒滩上种植枣树2.4万亩,白蜡1.8万亩,小泊头镇的森林覆盖率由1991年的5%,增长到现在的28.3%,林业人均总收入从1991年的90元增长到现在的3200元。刘国利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16篇枣树管理论文,被授权一项发明专利,一项使用新型专利,个人获得“山东省优秀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山东三农优秀人物”,“山东省林业工作三等功”,“山东省优秀科普员”、“山东省林业科技乡土专家”、“山东省科协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专家库成员”、“山东实用技术专家”、“滨州市林水会战“二等功”等荣誉称号。2018年11月入选“滨州好人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