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好人每周之星>第96期>助人为乐之星评选

“80后”女孩的十年爱心传递

2020

/ 03/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刘舒涵,女,1987年9月出生,威海市经区凤林街道凤林和美社区工作人员。2009年大学毕业至今的十年来,她始终坚持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给身患残疾的孩子洗澡、喂饭、陪伴他们做游戏……尽管收入并不丰厚,但她坚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于2017年开始资助2名贵州山区的孩子,每月定期给孩子们支付餐费和生活费,承诺要一直资助到孩子大学毕业,可以自食其力。刘舒涵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帮助温暖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主要事迹

  自2009年大学毕业起刘舒涵一直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到威海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给身患残疾的孩子洗澡、喂饭、陪伴他们做游戏……一待就是一天,一坚持就是10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员,收入并不丰厚,但她决定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于2017年开始资助2名贵州山区的孩子,每月定期给孩子们支付餐费和生活费,到现在已经2年多了,并且要一直资助到孩子大学毕业,到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她给两个孩子的信中写道:“你俩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要健康成长,要自强自立,以后走出大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弟弟妹妹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也会很珍惜与你们一起相处交流的时光。”朴实的话语,高尚的情操,透过这些绵薄之力、平凡善举,我们看到了刘舒涵一颗金子般的心,像一颗烛火温暖着这个世界。

  满含爱心的“绵薄之力”

  每个城市里都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因为先天疾病被父母遗弃在角落,遇到好心人得以保命,有一些孩子他们的童年全都是在福利院里度过……现在有多少的80后去过福利院当志愿者,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想过去帮助福利院的特殊孩子?刘舒涵是一位性格开朗、亲切善良的女生,她的愿望就是想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怀揣着这个愿望,自2009年大学毕业起,刘舒涵鼓足勇气走进威海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帮助福利院老师去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第一次面对身患残疾的孩子,有的孩子面无表情,对他人的关心毫无反应,有的孩子个头很高,但是口眼歪斜,口水直流。看到这一幕,刘舒涵没有丝毫嫌弃,而是拿起口水巾为他们把口水擦掉,并且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向孩子们介绍她自己。之后她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到福利院,一待就是一天。从不懂到懂,从不熟悉到熟悉,她一边看着老师的操作,一边认真学习,慢慢地她可以自己为这些孩子洗澡。帮助残疾儿童洗澡比给正常孩子洗澡要困难得多,有的孩子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自如。刘舒涵一边给孩子洗,一边注意别让孩子们着凉,每次给一个孩子洗完,刘舒涵的衣服全都被汗水浸透。由于精神残疾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正常孩子是无法比较的,给他们喂饭,付出的耐心比普通孩子多得多。为了让他们多吃饭,刘舒涵往往使出浑身解数,喂完饭到处都是食物的残渣,吃一顿饭就要换一身衣服。有些孩子学习一首儿歌用十几天甚至几十天,也不一定能学得会。刘舒涵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生活不好,父母不好,对现在生活特别不满,但是再看看这些孩子,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刘舒涵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的乐观、积极向上,像太阳的光,温暖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平凡善举的不凡力量

  刘舒涵从小的时候,每年都会把自己的压岁钱或者平时攒的零花钱捐给一些受灾地区和群众,有时用母亲的名义,有时用外婆的名义。她说,自己从小到大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父母会送给自己礼物,还会去饭店请亲朋好友给她过生日,动辄就是几百块甚至上千块,但她觉得这么做意义不大,应该让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作用,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成年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员,收入并不丰厚,但刘舒涵坚持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2017年刘舒涵资助了一男一女2名贵州山区的贫困学生,当时男孩上小学2年级,女孩上小学4年级。从开始帮扶到现在已经有2年多时间里,刘舒涵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日子把孩子的餐费和生活费转账给孩子的老师,老师也会把孩子的近况和刘舒涵沟通,还会把孩子画的画和写的信发给刘舒涵看。女孩画了一幅画,老师拍了张照片发了过来,只见画中画了一个女孩,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了一段话:“舒涵姐姐,这是我想象中你美丽的样子,你看我画得怎么样?我今天新学了一首歌,我真的很想当面唱给你听,谢谢舒涵姐姐帮助了我,以后我也要做个向你一样的好姐姐。”

  刘舒涵表示:“这两个孩子她会一直资助到孩子大学毕业,直到他们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少在饭店吃一顿饭、少买一件裙子,就能帮助到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这件事情一直坚持下去”。

  常积小善,方成大德,透过这些绵薄之力和平凡善举,我们看到了刘舒涵一颗金子般的心,像一颗烛火温暖着这个世界。而这些善意总会感召其他人,也许只是一个两个,也许会有百人千人,从而实现爱心的传递和扩散。相信这样的爱心传递一定会汇成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不凡力量。

  三、获得的主要荣誉

  2019年8月,入选“威海好人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