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肖 芳 张晓帆
宋 弢
当前,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大战”中,青岛打出的“院士牌”可谓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也越来越成为我省高质量“双招双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8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将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院士将济济一堂,共商合作大计。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外籍院士,分布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精尖缺”科技领域,为求贤若渴的齐鲁大地平添了一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欢腾气象。
去年,首届海外院士青岛行的丰硕成果犹在眼前——31名海外院士和4个海外研发机构签约来青,眼前新一轮招才引智又带来新期待:在三天活动期间,青岛将与一批知名院士签约,持续补充顶尖院士人才和技术,并推动院士港与企业、院士与企业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最大程度发挥院士效应。
这副“院士牌”之所以如此出彩,归根溯源是位于李沧区的青岛国际院士港异军突起,为引来院士、留住院士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载体。两年前,李沧区启动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瞄准国内外知名院士特别是外籍院士开展“双招双引”。截至目前,已有108名国内外知名院士签约入驻,其中外籍院士81名,占比达75%。
李沧一隅之地,短时间内会聚百余位全球顶尖人才,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现象级招才引智热潮——院士热。探究青岛国际院士港“无中生有”背后的规律和经验,无疑对做好全省高质量“双招双引”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敢想,是青岛国际院士港诞生的第一步。很多人对科学家圈子有提前预设,认为处在金字塔最顶尖的院士一定是高高在上、难以接近,可实际上他们作为科学家的一分子,也有学以致用、事业成功的人生追求,同样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困境。认清这一点后,别人不敢去想、不敢去做的事情,反而成为青岛国际院士港出奇制胜的关键一招。
2016年6月3日,李沧区抓住全国“科技三会”召开的契机,利用一片无人问津的烂尾房地产,启动了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建设。院士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仅将引才标准直接定位于国内外知名院士特别是外籍院士,而且还明确提出要以每年常驻3个月以上的全职院士为主。
曾有人质疑李沧区这是“异想天开”,事实却证明这其实是一手“无中生有”的好牌——两年以后,青岛国际院士港不仅实现“梧桐树上凤凰栖”,而且被纳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确立起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
当然,打好院士这副牌,光有点子不行,还得有路子,也就是要“会干”。要想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搞清楚人才最需要什么。对于全球顶尖的科学家来说,利益往往不是最紧要的,他们看得最重的还是事业能否成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个世界性的课题,却恰好为青岛国际院士港提供了广阔的作为空间。
尽人皆知,科技成果从研究走向产业需大量资金,个人或单个科研团队往往无法承受。为破解这一难题,财政并不宽裕的李沧区制定了《青岛国际院士港资助服务暂行办法》,根据院士项目的进度和产出情况,给每位全职院士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最高1200万元的生活补助,院士实验楼和人才公寓一应俱全。
比真金白银更让院士们安心、省心的,是院士港提供的“妈妈式”产业化一条龙服务——每个院士项目分别由一名李沧区级领导牵头,组建“四对一”的联络小组,全权负责院士项目签约、开工建设、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等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项目产业化。
事实证明,这样的运转体制卓有成效。以全球顶尖发泡技术专家帕克院士的入驻为例:院士担心自己没有从商经验,院士港便帮他在深圳找到一家管理规范、业务对口的上市公司,由院士控股组建了公司;公司没有合适的生产场地,院士港便先后召开17次专题调度会,最终找到一处让院士满意的场地,并出资对厂房进行装修改造……如此高效率、高质量的产业化服务,最终让这位曾经连声说“no”的院士,爽快地签下了院士港入驻协议。
院士港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问题。在青岛国际院士港,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创新力实现了“三合一”:科学家不再只是身处实验室做科研、发论文,企业家遇到技术难题也不再求索无门,两者通过政府居间牵线搭桥,实现了无缝对接、精诚合作。
凭借这些全球最顶尖人才的聚集,在青岛处于追赶发展位置的李沧区,积聚起一旦产业化必将“核裂变”的发展新动能:“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之父”西拉姆院士的防霾纱窗已投产,每平方米800元;陈璞院士研制的抗肿瘤多肽小核酸粉剂已出来样品,每克100万-150万元……目前,院士港内已有16名院士的成果落地运营,科研成果转换初见成效。
无论是点子,还是路子,最终还得靠人来执行。“光有点子没有路子不行,光有路子没有法子也不行,有了法子没有傻子也不行。”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口中的“傻子”,便是青岛国际院士港一支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招才引智队伍。
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狠抓落实的“狼性”队伍:有人为了引进一位院士,跟着对方在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辗转数天、行程几千公里;有人为邀请海外院士来青考察,跑到英国,
马不停蹄拜访了四个院士;有人为了完成工程进度放弃了休息时间,凌晨两点的工地上还是灯火通明……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担当就挪位,已经成为青岛国际院士港团队的工作共识。
人才聚集自有其规律,如同产业链招商,良性互动一旦形成,“院士拉院士”的局面就会出现。例如,首批签约院士、激光权威周寿桓,很快拉来另一个国内权威王立军,随后国内激光界七八个院士中的5个前来加盟,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激光界权威也向院士港抛出橄榄枝。别人眼中只能远远遥望的院士,却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呈现出滚雪球般的聚集态势。
“青岛国际院士港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上级的指引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勇敢出发的动力;不久前省里召开的‘双招双引’工作会议,为我们提供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和指引。”回顾青岛国际院士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王希静说,最大的启示就是“双招双引”需要“比翼齐飞”——既要有牢牢把握政策走向和市场动向的理论派,也要有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实干者。“在当前爬坡过坎的时候,只有扎实肯干,真正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双招双引’落到实处,才能无中生有开辟出一片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