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齐鲁网威海11月15日讯(记者 李振利 李志鹏) 殷树山,男,1926年3月出生,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塔山中路社区居民,18岁参军,20岁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退伍转业到地方工作,1990年从岗位上离休。曾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好邻居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首届和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志愿者”、“威海市首届道德模范”、“感动威海十佳人物”等荣誉称号。
殷树山和老伴刘彩凤,一对普通的社区老党员,一生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许党许国无私奉献:他们心系社会,捐资助学,60年捐款100多万;他们扎根社区,温暖百姓,30余年好事做了数万件;他们活得纯粹,献得彻底,生命的最后双双承诺捐出遗体……他们用一生的坚韧和坚守,用生前身后的行动,大写着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的一腔挚爱,兑现了他们“党员永不退休,活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的庄严誓言。
扎根社区为民服务
1981年,殷树山一家刚住进同心路5号楼时,这里既没有社区组织,也没有居委会,周围是坟地、粮田、杂草、土路,一片荒凉。两人每天从凌晨四五点出门,一人带一把扫帚,开始在社区里忙碌。于他们而言,清扫卫生、美化环境,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恒久不变的习惯。“入了党,我就选择了为人民服务,而且要服务一辈子。”抱着这样的信念,殷树山先是义务担任小区楼长,后又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他和老伴刘彩凤铺下身子,将社区的义务清洁员、绿化员、巡逻员、治安员、联络员、党建指导员等角色挑于一肩,把社区里的杂事几乎全包了。
1998年,为了给居民提供一处读书看报的文化场所,在殷树山的倡议下,塔山社区居委会收回了对外出租经营的门面房,成立了社区书屋。殷树山、刘彩凤夫妇顺理成章地成为义务管理员,不足20平方米的小书屋,从此成了两位老人服务社区、开展党建工作和志愿活动的根据地。书屋成立之初设施不全,殷树山和老伴就利用一家工厂装修剩下的木板钉成了书架,又从家里搬来沙发、桌椅,拿来水壶茶具,每天从家烧一壶水带过来。书籍存量不足,他们就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籍,又自费订了《人民日报》《支部生活》等十几种党报党刊,同时积极发动居民捐书,仅半个月的时间,就筹集书籍2000多册。为方便社区群众阅读书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门,他们每天早晚定点开门,备好糖果茶水,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几经努力,社区居民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小书屋,到书屋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党员群众聚在一起读经典书籍,读时事报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共同交流读书体会,开展公益活动。小书屋成了社区深化基层党建的课堂,居民关心国家大事的窗口,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也成了殷树山夫妇的精神象征。
2000年以前,居民在小区绿化带种菜还是常态。殷树山看到这些,执着地要把所有“菜地”都恢复成绿地。他反复登门做工作,思想工作做不成,就亲手拔了菜苗买来花草种上,为此小区居民对他意见颇大。殷树山一方面坚决制止种菜行为,一方面又从大儿子承包的菜地里运来蔬菜,免费分给大家。连送几次之后,谁都不好意思在绿化带里种菜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他的绿化队伍中。30多年来,殷树山夫妇带领居民共栽种绿化苗木24万余株,高峰时小区里绿地达120多块、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在他们的努力和带动下,塔山社区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花园社区”。
扶危济困爱暖威海
殷树山时刻把身边群众疾苦放在心上,慷慨解囊,有难就帮,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大爱。
1951年,25岁的殷树山从部队转业到荣成工作,遇到一个连写字的石板都买不起的男孩彭寅生。他决定资助这个男孩上学,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后来,彭寅生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事业有成之后仍常来探望殷树山夫妇。彭寅生是殷树山公益之路的起点,此后的60多年里,他和老伴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改变了许多寒门学子一生的命运。
在市档案局的档案室里,保存着殷树山夫妇历年来的捐款、汇款收据,每年至少有十几张。2008年2月,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捐1000元;2009年5月,汶川大地震捐4500元;2012年,资助哈工大“萤火虫”赴湘西实践团1000元;2015年,捐助照顾植物人丈夫的市民刘女士1000元……捐款次数之多、惠及人群之广,令人难以想象。为了开展常态化系统化捐助,2013年,威海市慈善总会首次推出个人(家庭)冠名慈善基金,殷树山夫妇第一时间成立家庭冠名慈善基金。此后,每年他们都会向该慈善基金捐款,至今已累计捐款77800元,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2015年,殷树山夫妇又捐款1万元,设立了威海市首支拥军基金。据粗略统计,这对普通老党员一生捐款总额达100多万元。上不起学的孩子要帮,因病致贫的家庭要帮,无依无靠的老人也要帮。
捐款助人时一出手就是成千上万,而对于自己的生活,殷树山夫妇却节俭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住的是老式楼房,光线昏暗,一台老式电视和一台冰箱,是家里最像样的家具,其余的沙发、桌椅都用了几十年。最大最好的一间向阳卧室让殷树山当成了档案室,两大排档案柜里曾盛满了他几十年积攒的报刊杂志等档案资料。如今,大部分都捐献给了市档案局。老两口的卧室是北侧的一间小屋,只有一张老式书桌和一铺炕。夏天一件灰色的确良衬衣,冬天棉衣外罩一件中山装,一顶帽子戴了30年,一条围巾围了40多年,这是殷树山几十年来的穿衣标配。殷树山说,党员不能忘本,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坚持了一辈子。
全心全意发光发热
离休三十年来,无论寒来暑往,还是节假平常,殷树山夫妇把关爱社会、服务社区当成了他们的全部生活和工作,凭着数十年初心不改的执着、日复一日的坚持,殷树山用自己过硬的党性原则、深厚的为民情怀,将众多不理解的声音,感化为志同道合的行动。
每逢周末或假期,殷树山夫妇都会走进各个中小学校或者组织学生来到小书屋,为他们讲党史国史,讲自己的抗战经历,提醒孩子们勿忘历史,传好接力棒。一到传统节日,两位老人带着孩子们一起捏面属、串龙尾、扎花束、包粽子……感受各个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殷树山夫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跟着他们清扫社区卫生、看望独居老人,到福利院做义工等。多年来,殷树山先后带领做义工的学生已有上千人,而他也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
2016年10月,老伴刘彩凤生病住院,两位耄耋老人意识到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正式提出了两人早就商量好的一件事——遗体捐献。2017年4月22日、8月22日,刘彩凤和殷树山先后离世,按照老人遗愿,他们遗体均捐献给了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用于教学科研,实现了“有始有终,为民服务一辈子”的诺言。
殷树山、刘彩凤夫妇竭其一生为民服务,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给予无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以希望,给予众多身边人以温暖;在他们逝去之后,又双双捐献出遗体,为社会做最后一份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22日,中国又一个扩大开放的重大措施落实。对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后,汽车产业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详细]
近期,随着天津等地加入“抢人大战”,各地的招才引智举措再次受到社会关注。21日,记者致电了一位自称可以代办天津市落户的中介,当记者告知自己符合年龄、学历要求后,该中介工作人员给出了记者落户天津的报价:3万元。[详细]
诺贝拉表示,她的父亲听说女儿学到了中国评弹后,非常开心,“爸爸说我回去要给他当老师教评弹。诺贝拉:我2015年来到中国,从那时候开始学中文,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文艺晚会的演出,当时就见到了周老师。[详细]
炼泥,手拉成型,修坯、刨整,按接、修整,浮雕,龙窑烧制,打磨,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就这样制成。目前,钦州坭兴陶生产企业(工作室)共有436家,其中生产企业243家,工作室193家,坭兴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详细]
俄媒称,在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2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的美国受访民众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美国。[详细]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2日,韩国总统文在寅结束为期四天的访美行程,搭乘专机启程回国。当地时间5月22日,在美国白宫,韩国总统文在寅(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