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 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
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去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放松货币条件,中国还加大了减税降费的力度,今年中国表示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条件,将进一步减税降费,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让中国人民普遍受惠,也有利于世界,我们何乐而不为?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详细>
应该说,我们减税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详细>
这几年来,我们经过努力,不仅建立了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而且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和居民共担,购买大病保险,建立了大病保险的机制,这是可以缓解大病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负担的一个重要举措<详细>
我们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保障他们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又达834万,比去年还多,创历史新高。<详细>
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持续地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现在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详细>
改善营商环境,还是要放管结合并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我们减少审批程序、办证办照时间,应该说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原则是一视同仁的。<详细>
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可以说给市场发出的是稳定的信号。<详细>
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可以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详细>
虽然现在日本和韩国都对中国有比较大的贸易顺差,但是我们还是愿意进行平等的竞争,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实现优势互补,各方得益。至于说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哪一个先达成,我想那要看我们各方所做的努力了。不管是哪一个协议能够先达成,中方都乐见其成。
港澳台投资是可以参照、或者比照适用刚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而且我们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一些制度安排和实际做法还要继续沿用,不仅不会影响,而且会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投资。
“互联网+”、共享经济,也可以说是平台经济。它作为新事物,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发展中总会有利有弊。但是总的看,它带动了就业,方便了群众,而且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像电商、快递、移动支付等,大家都有感受,众人做事,集众智集众力,众人共享。
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让中国人民普遍受惠,也有利于世界,我们何乐而不为?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像去年,我们一些重大基础产业放开外资投入的股比,有很多重大项目落地了。
中国和欧盟,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可以说,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
近几年我们利用营改增等载体,平均每年给企业减税降费一万亿元,三年三万亿元。应该说,我们减税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这可以说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举措。
这几年来,我们经过努力,不仅建立了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而且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和居民共担,购买大病保险,建立了大病保险的机制,这是可以缓解大病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负担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世界上也应该是一个创举。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现在可以说是高水平的。我们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加,人文交流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刚才你提到,去年在世界贸易下行的情况下,中俄之间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的规模,这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标志。
路透社记者: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否比之前预想的更为严重,如果经济放缓继续持续下去,中国是否会考虑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包括取消房地产限制和降低基准利率等?
李克强:现在中国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过有痕,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
财新周刊记者: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减税降费的举措,不少企业家反映企业税收依然很重,今年政府出台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请问您认为企业能得到实惠吗?财政可持续吗?
李克强: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各类所有制企业普遍能从减税费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场主体。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
彭博新闻社记者:您对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持何看法?您能否简单谈及目前中美面临的一些具体的冲突点?比如贸易问题,什么样的贸易协议中方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不能接受?
李克强:中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的共同利益是远大于分歧的。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我认为,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
亚洲新闻台记者:有舆论认为外商投资法的特别加速通过,大部分只是对美国压力的回应,而且部分法律条款的模糊性也给了中国政府灵活掌握的空间。您对此有何回应?
李克强: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像去年,我们一些重大基础产业放开外资投入的股比,有很多重大项目落地了。我们去年利用外资,仍然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中国会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热土的温度。
人民日报记者:去年一些企业存在裁员的情况,有的内外资企业开始向境外转移。也有一些企业反映,想招一些合适的技术工人却很难。您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李克强:今年我们确定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把就业优先的政策首次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不管是减税、还是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就业来进行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得了大病的患者,给他们的家庭带去很沉重的负担。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政府有哪些有效举措?
李克强:降低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的报销标准。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新华社记者: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提出了改革要再出发,现在国内外对中国加快改革有许多新期待。今年改革会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李克强:改善营商环境,还是要放管结合并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我们减少审批程序、办证办照时间,应该说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原则是一视同仁的。减税降费和简政、公平监管,这是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去年以来,央行几次降准,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成本,但是企业依然反映融资难融资贵,政策实惠看得见摸不着。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政府将采取哪些举措?
李克强:我们四次降准,目的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本身的成本,促进这些资金流向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今年要抓住融资难融资贵这个制约经济发展、市场活力的“卡脖子”问题,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澎湃新闻记者:您一直在强调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发展共享经济,但是去年发生了一连串的负面事件。您对此怎么看?下一步政府对规范发展共享经济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克强:对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不能简单任性,要么不管,要么管死。所以我们这几年一直采用的是包容审慎的原则。包容就是对新的事物,我们已知远远小于未知,要允许它发展,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中国日报记者:从去年开始,国内消费增速出现了持续下滑的状态,可以说内需不振,但有上亿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去消费。政府将出台什么措施来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
李克强:消费和民生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需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消费增长。消费当中还有很多制度性的堵点应当消除,或者说减少,这可以激发消费的潜力、市场的活力、社会的创造力。我们有关方面要眼中有活,做明白人、办贴心事。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中欧关系发展是机遇还是会带来负面影响?您如何看今年的中欧关系?
李克强: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现在我们正在推进中欧投资谈判,实际上是想让双向投资更加开放,这样做让双方都受益,当然是要公平地受益。双方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对方,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
东森新闻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两岸引起广泛关注。大陆今年会具体如何贯彻和落实,举例来说像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和两岸民众福祉方面。
李克强:我们已经出台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举措”,现在的问题是要把这“31条举措”扎扎实实地落到位,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应当有新的举措。因为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走得越近越亲,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越好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