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考量,构建系统完备的思 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必要而紧迫。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 系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实践的迫切要求,是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现实经验的必然选择, 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影响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 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基本内容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 不可粗心大意。”[1]重视政策的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党在革命、建 设和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正确的政策。现代 社会中,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政策是政党实现其领导和国家实 现其职能的重要抓手,成为整个社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蓬勃发展,各 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相继出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研究理应成 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隅。但从目前学界的研 究状况来看,对这一前瞻性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呈现出 应然的研究热度,且多数研究都是对现有政策的解释和论证,缺乏深 入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探讨,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作为一门科学从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理论体系至关重要,既可以填补理论空白,也能够促进政策科学 化,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的缘由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早已存在,但起初只是将其 视为一种行政行为束之高阁,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学理研 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作为独立范畴出现则 是近几年的事。目前来看,理论界没有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学理研究,也并未形成对党和政府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有参考价值 的理论体系。然而,现代社会中的政策活动越来越频繁,大量的政策 制定和实施活动迫切需要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发挥指导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在现实需求中应运而生。
1.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联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 基础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 引导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而推动思想教育学科进步是不可或 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已经进 入了部分学者的研究视野,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多数研究仅 仅就政策谈政策,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的研究尚处于空 白状态,远远无法与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要求以及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相匹配。
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 业的意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由此设立。2005 年,调整增设马克思 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在其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自此,思 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更加明确,进入了内涵与质量并重的跨越式发 展阶段。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对丰富完善本学科理论体系的要求自 然更加强烈。三十余年来,学科专业从无到有,学科规模日益扩大, 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框架,思想 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分支 学科也在积极探索发展。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在整个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体系中较为薄弱,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 下,党和国家愈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整个 学科发展中的影响力只增不减,甚至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走向, 这是其他方面的教育内容无法相比的。另一方面,政策具有明显的时 代指向性,任何政策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必须与国家当 下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这就要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实 现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特点相匹配。因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 论体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时代性,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解决 方法,从战略角度谋划整体发展,从使命角度扛起责任担当,是关乎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命题。
2.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践的迫切要求
党和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践方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制定 实施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等。这些政策文件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统筹规划,充分发挥了政策 的导向、控制和协调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历 史和现实都证明,政策科学合理就能调动各方积极性,政策出现偏差 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一些问题,从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本身来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内容滞后,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文本系统性不足;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缺乏前瞻性,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不畅,思想政治 教育政策评估待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活动中,还存在着政策不 配套、政策倾斜性差以及政策彼此掣肘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 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与实践要求不相契合。合理的思想政治教 育政策并非个人非理性的产物,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是 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全面了解以及对问题解决路径的深入探究作出的 决策。从政策的制定到终结都不能脱离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便会成为无源之水,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无法得 到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研究也开始逐步突 出问题意识,不再囿于政策宣传和解读。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 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践发展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 上改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复杂形势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 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 作为指导性文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目前的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多是被问题所迫,并非对未来形势的科学预测。某方面的 决策只致力于解决当时的突出问题,并为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发 展做出长远谋划。另一方面,单就某一问题谈政策,治标不治本。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单个问题的 破解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理论的零散状态使理论的指导意义大 打折扣,倒逼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的构建。因而,适应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实践的不断演进,全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现象及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践工作者提供规范有效且具体可操作的系统 化理论指导,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现实经验的必然选择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 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理论是实践的凝练表达,其魅力就在于指导 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政策与理论之间有着十分密 切的关系,理论是政策产生的基础,政策是理论付诸实践的一种形式”。 [5]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着连接转化功能,其产生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单就政策谈政策,难以把握政策的本质, 学理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支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是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前提条件。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是制定者在经验积累和教训吸取的基础 上,抽象概括出来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兼具的知识体系。可 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是构建思 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沃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经历了较长的演进过 程,其中不乏成功经验的积淀。首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主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本就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巩固党和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加 强领导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执行。其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的教育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不只是国家的管理工具,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 定过程中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力求使体现党和国家要求 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最大程度上保障教育对象利益,这也是思想政治 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如此丰富的经验教训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 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势在必行。然而, 客观分析已经制定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其中难免存在一些失误。 建国初期曾经错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其他方面的功能。应实事求是地承认,思想政治 教育政策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人为色彩,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 民主化欠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规范法制化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在 执行中的约束控制力不够等。产生失误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但不 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理论体系不完备导致 政策研究缺乏充分理论依据,主观随意性大,难以把握政策本质和规 律,也无法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各项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些经验教训表 明要对政策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 体系。
4.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影响的必由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正面影响作用的发挥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顺利进行的有利因素。新形势下,党和政府颁布了许多政策来促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虽然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充分释放其影响力,必须使自身 符合一切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成为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法治化的政策。要促进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理论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科学化。作为教育政策乃至公共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核心主题,科学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一方面,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 育政策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必须在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基 础上,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才能为组织者和决策 者提供一整套完善的程式和规范,使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走上科学化道 路。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越来越 多,分类也越来越细,逐步形成庞大的政策体系,处理好新旧政策、 总体政策和基本政策以及配套政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亟需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科学理论来指导。
其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能够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民主化。政策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6],从这一 意义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 和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作为以政策制定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与政策目标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多方利益诉求的碰撞难免会降低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的效能,这就显得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尤为 重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的构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制定的合理规范化,同时也引起各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广泛关 注,提高人们参政议政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水平,通过个体和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及有效监督,综合各层次利益表达,使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更 具开放性,最大程度上表达和满足利益主体的需求。
再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法治化进程。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下,思想政治教育呼唤法 治化,法治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政策与法律同 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具体来说,广义的政策 涵盖法律,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现形式。构建 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盈,并 适时地将其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能够大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的法治化进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研究的全面展开和系统反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从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的现实状况出发,借鉴政策研究经验,建立思想政治教 育政策的系统理论。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内容丰富 广泛,但基于现在是研究的初始阶段,可以先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学 的一般问题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再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 展变化逐步加以完善。根据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成果并考察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研究趋向,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理论体系应包括 以下四个主要部分:
1.本体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基本问题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基本理论问题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基本问题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的 前提,基本问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部分应重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的内涵、本质、特征、功能、分类等。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内涵,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部分研究从教育政策的概念派生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概念,也有部分 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角度进行界定。笔者认为,科学界定思 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内涵,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四要素”, 即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主体、客体、内容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解决谁制定政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作用对象,解决思想政治教 育 政策的适用范围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 育政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路线、方针、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出发点,解决为何制定思想政治教 育政策的问题。第二,要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本质就是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质的规定性。思 想政治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最根本的区 别在于它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行为,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体现出统治阶级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利益的 分配。第三,事物的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表现形式,关于思 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理论界对此概括不一。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动态性以及权威性。第四,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在实际运行中所发挥的正面影响。由于研究视角和分析侧重点的不同, 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功能的归纳也不尽相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以及协调功能。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 政策纵横交错、相互沟通。根据各项政策差异,依据不同标准将其划 分为不同类型,便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运行机制展开深入分析,保 证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付诸实施。
2.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 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自建国以来, 我国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思想政治 教育政策在目的、内容、方法上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发 展始终受制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史,一方面,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进行全面的审视,有助于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经验,把握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状况,预测 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走向。另一方面,一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 史也是整个学科发展的缩影,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政策发展史以更好地推进学科整体发展。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历程要秉持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及史论结合的原则。在厘清基本的历史阶段划分问题之后,要对不同历史阶段政策存在样态的特点、动力机制、 产生的经验以及提供的教训进行提炼,也要将不同阶段的政策进行比 较,还应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这 里仅就政策发展史的核心问题即确立分期范式进行简要分析。目前来 看,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不一,但总体上都 反映出了政策发展变化的历程。具体来说,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创立与发展阶段(1949—1956)。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多借鉴苏联经验,结合当时的阶级斗争 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但是对战争条件下孕育的苏联德育经验的借 鉴,使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教育发展初衷。第二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的探索与挫折阶段(1957—1978)。1957 到 1966 年是社会主义 在摸索中曲折前进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此阶段也是探索发展, 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但是,以“阶级斗争”和“又红又 专”为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弱化了教育属性。1966 年到 1976 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遭遇到重大挫 折,完全异化为阶级斗争的附庸。1976 年到 1978 年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受“两个凡是”的影响徘徊不前,但这时拨乱反正的种子已经萌芽。 第三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反思与重构阶段(1978—1992)。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级斗争意识淡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提供了 发展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开始了从工具价值向本位价值的转变之 路,但由于这一时期新旧思想的碰撞,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并未取得突 破性重大进展。第四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深化发展阶段(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逐渐趋 于规范和科学。党中央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属性 突显,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呈现出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3.过程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不 断运动发展之中,存在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自然也不例外地也具有动态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绝非是人 们主观经验中所感受到的静态文本,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都要求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持续更新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没有一成不变和一劳永 逸的政策,由于自身内部矛盾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只有保持其动态性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整 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是整个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这一阶段的 主要任务是把国家意志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政 策条文,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政策依据和行动准则。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制定需要制定者有战略性思维和全局意识,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水 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整体的科学化水平。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制定问题时,最关键的是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也要 充分考虑到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政策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方法 论意义上的政策制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是将已颁布的政策 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现实行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的核心环节。政策制定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和依据,而政策执行是政策制 定的目的和归宿。在制定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后,只有严格贯彻执 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也只有通过执行才能 使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问题 是学术界涉及较多的问题,但多数研究都是立足于执行中的问题谈如 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从学理化的角度来看,应从执 行过程、执行模式、执行偏差以及执行运行机制等探讨整个执行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评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效能与价值进行判 断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对于调控政策执行,决定政策修正等方面意义重大,然而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可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评估,首要的就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评估 的原则和标准以及评估的途径和方法,当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评估的概念、意义以及类型等也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终结是思 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最终环节。当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 如若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就应及时对其进行终结。及时的政策 终结是一种积极的政策变迁行为,有助于提高政策效率,维护政策的 严肃性。从理论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终结,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终结的方式、类型以及政策终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等。
4.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活动都不能摆脱环境的影响而孤立 存在,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作为一项主体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定依赖于一 定的时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实施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进行,可以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都无法脱离一定的环境。 美国政策学家安德森认为,“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于政策环境,并从 政策环境传导政策系统。与此同时,政策环境限制和制约着决策者的行动。” [9]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是提高政策科学性的必要条 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必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涵盖其中。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的基本问题厘定,不同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的优化。这里仅就不同维 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这一问题进行说明。从宏观角度划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应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首先, “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具体体现。”[10]思想政治 教育政策从根上说是调节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作为观念形态的 东西,建立并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都 必须与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运 行中需要一定的资源和投入,其运行状况深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行为是一项政治行为,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在 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时不在。回顾思想 政治教育政策变迁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主导意识形态引领着思想政治 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政治体制的不同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属性。在大的政治背景下,政治的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深深影响着思 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再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政 策的文化环境主要指社会政治心理取向。社会政治心理即广大人民群 众在政治上的倾向、信念和感情等。社会政治心理取向是制定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多数人利益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政策,可以 满足社会政治心理需求,使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顺利执行。面对 文化多元化的客观趋势,应当处理好多种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 影响,在适应公民文化需要的前提下增强思想政教育政策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目前处于初始阶段,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的宏观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践的倒逼之下,亟需借鉴公共 政策学以及教育政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进行多 维解读,构建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理论体系。在把握思想政 治教育政策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法治化,以期从政策层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8.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5]王福生.政策学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87.
[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2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
[9]褚宏启.教育政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7.
[10]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