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一些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
观念较为陈旧、信息相对闭塞等特点
瞄准了他们的“钱袋子”
花样百出实施诈骗
以下这些套路,应该让老年人知道
01提供养老服务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02金融投资
“限量发行”“绝世珍藏”等宣传语常被不法分子用来吸引老年人投资,一些不法分子还许诺在短期内会帮助老年人将纪念币进行拍卖以实现“收益翻番”。
同时,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海外股权”“天使投资”等新兴金融概念混淆视听,诱使老年人购买产品。
03低价购物
不法分子发布低价二手物品转让信息,一旦与其联系,便以缴纳定金、手续费等为由骗取老年人钱财。
04免费赠送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05低价旅游
旅行社以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高于市场价多倍的价格卖给老人们。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旅行社降低住宿、饮食标准,或将各种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
06冒充中奖
不法分子以热播电视节目组的名义向老年人发送短信,称对方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以获得奖金需交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07冒充公检法
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的薄弱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声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08黄昏恋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09冒充亲友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信息后,伪装成老年人的亲友,以借款、救急等理由发送短信,要求老年人向其转账汇款。
如何增强老年人防骗意识
提升老年人反诈能力
以下十点要牢记
1.不轻信陌生电话及和短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软件中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软件。
3.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4.不贪图便宜。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涉及钱财,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要找儿女或家人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必要时选择报警。
5.警惕上门推销。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要保持警惕。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6.保持警戒心理。有些诈骗分子会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表现得很热情,注意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尽量不带贵重物品。
7.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8.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9.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该软件能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此外,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10.子女们要多与老年人沟通。向老年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了解他们的生活尤其是财务状况,与父母约定大额支出多与子女商量等。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一夜暴富是陷阱
老年朋友请注意
遇到可疑人员或事情
一定要保持冷静
多与家人、周围人员沟通
切勿贪图小便宜
守护好“钱袋子”
责编:
审核:陈凤祁
责编:陈凤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