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五一假期,山东新泰掌平洼村里的“螺旋古井”引来了全国各地上万名游客。井口直径18米,井深28米,向井内俯瞰,108级石阶沿井壁盘旋向下;侧耳凝神,隐约有隆隆声传来,仿佛是当年凿山挖井的敲打。
这是一口完全依靠人力挖成的井。抚摸着井壁的巨石,很难想象上世纪60年代,人们是如何用铁锤、铁钎等简陋工具,在坚硬的山石间打出了一口这样的深井。“太震撼了!”“简直是愚公移山!”很多游客发出这样的惊叹。
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刘方军也很感慨,当年挖这口井确实太艰难了,村里几十口壮劳力干了整整十年!不过,他更多的是自信和自豪——很多人不知道,新泰这个地方,西北望泰山,南靠沂蒙,是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之一,实打实的红色革命热土。“当年干革命上战场都不怕,还能让打井给吓住了?”刘方军说,掌平洼村自打1939年成立了党组织,到如今一共经历了五任书记,每一任都和党员干部一起,拼尽全力带领全村百姓往好日子上奔。
时间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外求学的新泰青年把革命思想带回家乡,掌平洼村所在的龙廷镇,正是新泰最早点燃革命火种的地方。这里成为新泰早期革命的策源地,新泰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战争年代,掌平洼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杨在沂一次次带领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战士,抢救八路军伤员。跟党走,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是杨在沂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终于迎来了革命胜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掌平洼人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腰板挺直了,新的难题又摆在了眼前——缺水。
“俺们村就是因为缺水而穷!实在缺水缺怕了!”今年87岁的郑寿元老人感慨说。掌平洼村土地贫瘠,没有水源,人畜吃水都成问题,水比油还金贵。碰上天旱,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苦侍弄了大半年的庄稼颗粒无收。
缺水甚至影响了掌平洼人的终身大事。“因为极度缺水,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到掌平洼。村里曾经连续五年没有一个小伙娶上媳妇。”回忆起缺水的日子,掌平洼村村民刘杜福忍不住摇头叹息。那些年,缺水、石头多、光棍多成了掌平洼村撕不掉的标签。
“开山!挖井!愚公能移山,咱掌平洼人为啥不能挖井?”韩慎元是掌平洼村的第二任书记,在接过了“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的“接力棒”后,他于1966年召集党员干部开会商量如何解决吃水问题。最后决定:打井找水,改变掌平洼人的命运。
“没有一个人反对。”当年打井的参与者,77岁的刘兆田老人回忆,党员干部们争着报名,“当时就想,宁愿少活20年,也要打出一口井,让老少爷们吃上水!”
1966年初,一声嘹亮的号声打破了掌平洼的宁静,打井工程正式动工。
在坚硬的山石上挖水井,确实像是“愚公移山”。刚挖了几米深,就挖不下去了。“打井的位置在两山之间,底下都是岩石,越往底下石头越多越大,越挖不动。”刘兆田老人回忆,一锤下去,火星四溅,那大石头纹丝不动。
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大伙儿谁也不甘心。后来,村里想出一个破釜沉舟的办法——爆破。遇上人力实在挖不动的巨石,就用爆破的办法炸出个口子,再接着挖。寒来暑往,打井队就这样一锤一锤、一寸一寸地往下打,再慢,再苦,大家也没有喊过停。村里许多老人至今还记得那些年的沉重的敲击声、嘹亮的号子声,久久在山间回荡。
“有水了!有水了!”1976年初夏,水井终于出水了。刘兆田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村民们抱着罐子、拎着水桶来取水;井水亮晶晶,冰冰凉,喝一口就跟吃了蜜似的甜……
从1966年到1976年,为了这口井,掌平洼村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整整挖了10年。用工70000余个,砌石 2万立方米,耗费铁钎4吨,损坏镢、锨、镐不计其数……这一串数字显示了水井的来之不易,更见证着打井人的百折不挠,坚强毅力。
挣脱了缺水的束缚,掌平洼村就像鸟儿一样飞起来了。上世纪80年代,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玉臣带领着村民打机井、修高渠,彻底解决了坡地浇水问题。第四任掌平洼村党支部书记刘少增接手后,又根据掌平洼多山、土地零散的情况,果断劝说村民发展林果业,并带头把自家的粮食地都改种了果树。村民看到了种果树的好处,纷纷效仿,昔日贫瘠的掌平洼村逐渐变成了漫山杏枣的“果园”,家家户户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随着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这口当年村里的生存井慢慢闲置,大家对它的称呼也变成了“老井”。
2007年,“接力棒”传到了第五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方军的手里。吃饱穿暖早已不是问题,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有了更大的目标——带领全村百姓致富奔小康。2014年,刘方军在外地看到一些村子靠旅游走上致富路,不由灵光一现:掌平洼村景色不错,有大片的杏梅,还有一口有故事的老井,不正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吗?
从外地回来后,一商量,大伙儿当即决定先给老井换新装。挖淤泥、清台阶、垒石墙……焕然一新的老井很快走红,成了掌平洼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景点。高峰时期,来参观的游客每天能有上万人。依托这一年几十万人次的客流量,村里又发展起了农家乐、采摘园、特色山货小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昔日贫困的掌平洼村,如今真正变成了富裕村。
“战天斗地、勠力同心、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站在井口,一眼就能望见刻在井壁上的这16个字。刘方军说,这是村里人从老一辈人身上总结出来的精神。在他们心目中,这种精神和沂蒙精神一脉相承,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在挖井求生的艰苦岁月,在如今致富奔小康的新时代,始终激励着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人们去奋斗、拼搏,永志不忘,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