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林、桥涵闸。站在高密市拒城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里面,很难让人相信:四年前,这里的土地还是沟壑纵横,凹凸不平。但农业综合开发的确给这里的土地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1998年,高密市拒城河镇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3年时间,拒城河镇共整地改土2万多亩,打挖、复修机电井197眼,建造各类桥闸257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设施。昔日“旱天茅草荒,雨天涝汪汪”的薄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富地。拒城河镇的一位领导介绍说:“那些地没开发前小麦亩产也就是250公斤左右,一亩能收350公斤很难,经过综合开发后,现在亩产已经超过了500公斤。” 我省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耕地中又多是中低产田,改造中低产田成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最初的重点。在项目区的开发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深翻土地、改良土壤,规划建设生态防护林网,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据统计,“九五”期间,我省通过项目实施共改造中低产田1003万亩,造林76·9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林木覆盖率由14%提高到20%,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77·5万吨。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中低产田改造不仅增强了粮食的生产能力,而且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搭起了一个平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东营低洼盐碱地多,产量不高,大多属于中低产田。2001年,东营市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项目区基本建成了“渠相通、路相连”的高产稳产田。针对本地实际,东营市又以开发促调整,在土地治理项目区发展了3万亩冬枣,1万亩桑田,3万亩蔬菜,1万亩优质牧草,项目区粮食比例达到了44:56,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促进了项目区农民的收入。2001年,东营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人均增收了342·19元。 从亩产200公斤左右的靠天收种的中低产田,到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富地,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在改造中低产田上迈出一坚实的一步。 本报记者 王建国 小资料 农业综合开发,是由中央及省市财政直接投资、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单位和群众自筹资金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发活动。我省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到200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100万亩,建成多种经营项目630多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和农业科技综合推广示范园30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