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经济

 

黄河三角洲成为我国白鹳最南繁殖地

2004-06-28 07:05:14 

湿地恢复工程带来生态效益

  □记 者 吴宝书 通讯员 姜 楠 报道
  本报东营讯 初夏的黄河三角洲上草长莺飞,几只白鹳在芦苇荡
中嬉戏——这片年轻的新生湿地,已经成为我国白颧最南的繁殖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刘月良长期从事湿
地鸟类活动的观测研究,他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份起就有一对白鹳
在此筑巢产卵繁殖,今年竟一下子增加到了9只。
  白鹳是我国濒危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六七月份产
卵繁殖,繁殖地一般在东北。现在白鹳把繁殖地选在黄河三角洲的湿
地保护区内,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暖湿带最年
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
危鸟类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
“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近年来,由于黄河水量锐减,注入河
口湿地的水量已不能满足湿地生态系统的需要,加之海水侵蚀和倒灌
的影响,导致淡水湿地面积逐年退化,湿地质量不断下降。
  2001年5月,为提高湿地质量,改善鸟类栖息环境,保护区实施
了湿地恢复工程,目前已修筑围坝80公里,引水渠30公里,还修建一
处扬水站。通过在雨季蓄积雨水、在黄河丰水期引蓄黄河水、蓄淡压
碱等工程措施,有效遏制了海水的倒灌和侵蚀,淡水湿地面积明显增
大,湿地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记者在保护区内看到,眼前的湿地内芦苇、柽柳等植被生长旺盛,
群鸟纷飞,一片生机盎然。据了解,去冬今春在湿地恢复区内迁徙栖
息的鸟类仅雁鸭类就达10余万只。由于环境得到改善,许多珍稀、濒
危鸟类在湿地恢复区内被成群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
鹤、中华秋鸭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大天鹅、白枕鹤等41种。
黑鹳是濒危鸟类,全国不过100余只,而去年在保护区内一次就能看
到23只。
  记者还了解到,我国丹顶鹤最北的越冬地以前是江苏盐城,可如
今这儿成了丹顶鹤最北的越冬地,去年冬天有上百只丹顶鹤在此栖息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