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肖 芜
纪录片《德拉姆》是田壮壮继《小城之春》后又一部“发自内心”
的艺术作品。德拉姆,藏语意为“平安仙女”。该片记录了田壮壮在
连接滇藏的古道上进行的一次伟大的行程。
对新作的注释
有关资料显示,茶马古道穿越横断山脉,沿“三江”(金沙江、
澜沧江、怒江)而上到达西藏、尼泊尔、不丹、印度及西亚,联接欧
洲;顺“三江”而下到达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势高峻路途艰险为举
世之最。古道于两千余年前初成形,终年行走运输马队,驮运茶叶、
盐、粮食,至今仍显现鲜活之生命迹象。
去年5月,田壮壮率领摄制组跟随马帮踏上古道,一路上风餐露
宿,饮江水,沐天浴,屡历惊险。拍摄历时32天,其中15天穿行在与
外界全无通讯联系的高山之中。作为田壮壮导演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
更作为我国第一部使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出来的影片,《德拉姆》
被众多的电影业界人士评价为“田壮壮一贯‘艺术影片’路线的一次
延续”,而片中的全部主角都是当地生活艰苦却平和安详的原住民。
用6种语言交流、有15口人的大家庭;曾为信仰坐牢15年、现年
已经84岁的老牧师;走过了三个世纪的104岁怒族老人;与哥哥共有
一个老婆的藏族赶马人;跑了老婆的村长;有着藏地赶马人传奇经历
的82岁的老马锅头;谈过恋爱的年轻喇嘛;拒绝了所有求婚者,想看
看外面世界的藏族女教师……伴着风景如画的景致生活在这块神奇土
地上的原住民族便是影片的主人公。“这些纯朴的民族,就像高原的
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
田壮壮说,而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
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
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德拉姆》是一部全以视觉语言组合出的影片。《纽约时报》称
该片为“今年翠贝卡电影节众多纪录片中的一部在质量和艺术上都堪
称伟大的影片,……影片以田园牧歌般的韵律,令人叹往的风景将你
带入那看上去尚未被都市文明污染的原住民生活中。《德拉姆》具有
远远超越其地理和风土特色,可以引起全球共鸣的深刻内涵……”在
发行方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公司的放映计划中,《德拉姆》将循着“
精品艺术路线”的小规模、长档期之路。而田壮壮和他的同仁们也做
好了执着理想、甘守寂寞的心理准备,“今天的人类,对于资源、生
存环境有了新认识,生态的平衡、生存的和谐引起许多的思索。生活
的快乐还是忧伤是挥之不去的情结。”对于《德拉姆》来说,票房之
外的某些东西或许更值得观众期待。
对电影的理解
数字电影——
现在大家对数字电影的认识还比较少,其实它对年轻导演来说,
将是个特别方便的手段,可以不用考虑耗片比带来的成本问题。而后
期磁转胶后在电影院10米银幕上放映的效果也基本上达到了“电影感”
,至于超大银幕放映会不会因颗粒大而影响视觉效果,还得一步一步
来。而在美国,这个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了,《骇客帝国》、《星球大
战》等影片都是用数字做的,他们已经开始用高科技做新的形态的电
影,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故事片和纪录片——
电影之间应该没有很明确的分类,其实我以前拍的《盗马贼》和
《猎场札撒》都是介于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
在100年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听语言,
要靠音像、影像、光色来完成一种叙述和表达。《德拉姆》是我
的第一次经验,但拍纪录片的确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拍故事片要写
好剧本,找好演员,然后按部就班地操作,而拍纪录片你的神经要永
远提到最高极限,因为每一瞬间都可能发生事情,你要判断要不要去
捕捉。二者的生产方式不一样,但从我们专业的角度讲,都是用视听
语言来叙述创作者内心的感动而已。
艺术片和商业片——
坦率地讲,如果我的电影不赚钱的话,没有人会给我投资,肯定
赚,只是多少而已。电影实际上应该像一个超市,一定要有各式各样
的电影,而今天的电影有点儿像独生子女,只有故事片,这对电影发
展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事实上,我们的电影政策、电影人、电影院
和媒体一起打跑了一群观众,根本没有适合他们的电影,而种类丰富
的盗版碟市场却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老在喊商业或者艺术,是因为我们总有一个误区——只看票
房。没有一个娱乐品不带有商业元素的,一部电影卖到两年时,才会
知道它是赔了还是赚了,电影市场是非常大的,除了影院票房,还有
碟片、图书等很多后续手段,除了国内还有海外。
(本报北京5月2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