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尖端”减负让基层轻车壮马

2024

/ 12/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婧婧

手机查看

  张婧婧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只有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才能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减负减压“卸包袱”,让“脚步向下”代替“指尖点击”。进入信息化时代,填不完的台账、打不完的卡、回不完的收到、下不完的App,诸如此类的“指尖之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案牍劳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悄然产生,将基层干部困于方寸屏幕之中,让他们疲于应付各种摊派的“报表”“转发”,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一旦陷于繁琐的形式主义窠臼,基层干部就无法抽身,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后一公里的职责,位小但责大。与其让基层干部在“指尖”上忙碌,不如给他们“松松绑”,让他们从电子屏幕里走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脚沾泥土,用实地走代替“群里吼”,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去倾听“指尖”背后的真实民声。

  有规可循“明权责”,让“主动担当”代替“数字负担”。长期以来,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责能不匹配等问题导致基层负担过重,上下级部门之间存在着事务处理的重叠和交叉,但往往都是基层成为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和任务执行者。各地各部门要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建立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基层权责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立足小切口,设置硬约束,以清单的方式厘清基层履职事项,让基层干部有据可追、有规可循,清楚“该干什么活、该办什么事、该担什么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件一件盯到底,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成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争做深耕者、守好责任田,靶向发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规范考核“挤泡沫”,让“线下办到”代替“线上收到”。基层减负不减责,绝不能有钻空子的侥幸心理,收到不代表做到,“屏与屏”的互动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沟通。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到底是少数干部的政绩观出了问题——有的干部把工作落实变成“击鼓传花”,满足于当“二传手”“收发室”,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有的地方以“痕迹”证明“我来过”“我干过”、用材料留存得全不全评判工作干得好不好;有的单位把“转发”当作部署,把“收到”当成落实,可有可无的“微指令”不断传达,多此一举的“微任务”不断下达。清理规范不必要的考核项目,归类合并相似考核项目,取消不必要的实地考核,以考核“瘦身”对党员干部政绩观进行“塑形”。只有挤掉考核中的“泡沫”,晒干考核中的“水分”,避免基层“应付性报表”“取巧性迎检”“技术性处理”,将基层干部从频繁的迎检备检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基层干部更好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责任编辑:牛乐耕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