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让巡察利剑直抵村级“神经末梢”

2024

/ 12/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文涛

手机查看

  王文涛

  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希在对村巡察工作推进座谈会上强调,要总结运用经验,把握科学方法,推动对村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各地巡察机构要认真学习领会,紧紧围绕“谁来巡、巡什么、怎么巡、如何改”,扎实深入推进对村巡察走深走实、有形有效。

  建强队伍,提升能力,着力解决“谁来巡”。“术业有专攻”,要实现对村巡察的高质量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涉农涉村巡察队伍。要扩容人才“蓄水池”,针对性优化升级巡察专用人才库,单列涉农涉村类别,从涉农部门、乡镇中优选从事财政、农经、扶贫等骨干人员,进一步提升人才库与对村巡察的适配度,确保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要打造专业“生力军”,联动涉农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精准滴灌”,“量身定制”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应用、村“三资”监管、村级工程建设等专题辅导培训,指导做好涉农政策咨询准备工作,帮助巡察组破除“本领恐慌”,做到“见招拆招”。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解决“巡什么”。对村巡察点多面广量大、时间短任务重,只有精准亮剑、对症下药,才能推动巡察既有形又有效。要因地制宜“号准脉”,围绕村体量规模大小、矛盾复杂程度、基层治理水平等多方面差异,研究制定对村巡察分类标准,分类别制定共性监督清单,综合运用常规巡、专项巡、提级巡、交叉巡等方式精准施巡,防止平均用力、“撒胡椒面”。要因村施策“开好方”,紧密结合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项目建设等基本情况和纪检、审计等监督成果,厘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事项和风险点,针对性制定“一村一清单”,为查找个性问题搭建“导航”、开好药方,确保监督更加精准有力。

  整合资源,贯通联动,着力解决“怎么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组织是连接上级政策和服务的桥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开展对村巡察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统筹各方力量深度参与,才能让巡察利剑愈加锋利。要打好“组合拳”,建立联动协同机制,加强与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贯通协同,梳理全流程配合事项,深化在线索研判、情况通报等方面的协作配合;灵活运用“纪巡审”联动机制,通过“先审后巡”“巡审同步”“纪巡审结合”等方式开展“打深井”式监督。要用好“大数据”,整合汇集各部门系统平台数据,采取数据比对、碰撞,从海量信息中“快速定位”监督重点,有力提升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的质量。

  巡改结合,以巡促治,着力解决“如何改”。对村巡察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要回应群众关切,把对村巡察问题整改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相结合,对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能够及时解决的突出问题快查快结,督促被巡察单位立行立改,及时释放巡察红利,让群众迅速产生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要促进长效治理,将建章立制作为对村巡察整改重点,及时梳理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分类移交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推动专项治理和专项检查,系统解决存在问题,变“监督成效”为“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