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破除“没苦硬吃”怪象 激活基层干部真担当

2025

/ 02/2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恒

手机查看

  张恒

  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基层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好。然而,一些地方出现的“没苦硬吃”现象却值得警惕:有的干部将“加班加点”异化为“表演式奋斗”,将“自我加压”扭曲为“痕迹式内卷”,甚至将“无事找事”包装成“担当作为”。这种“假苦”“虚苦”之风,不仅违背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更可能侵蚀基层治理效能,必须从思想根源、制度机制层面深入纠治。

  “没苦硬吃”的本质是作风跑偏。“没苦硬吃”看似是干部自我加压,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向“伪奋斗”亮剑需系统施治。破除“没苦硬吃”怪象,关键在于构建“让实干者得实惠、让作秀者现原形”的治理生态。

  首先,校准政绩评价“度量衡”。要坚决打破“加班时长=工作态度”“材料厚度=落实力度”的畸形评价体系。某省推行的“实绩档案”制度值得借鉴:通过建立重点工作完成度、群众满意度、创新贡献度三维评价模型,将干部表现量化为“效能指数”,使“显绩”与“潜绩”得到同等重视。同时,应建立“反向测评”机制,对刻意制造“虚假繁忙”的干部及时约谈警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其次,筑牢减负增效“防火墙”。要持续深化基层减负改革,建立“负面清单+容错机制”的双向保护制度。针对重复报表、过度留痕等问题,可借鉴东部某市做法:依托政务大数据平台,将村级填报事项从78项压减至12项,对确需基层配合的工作实行“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对因客观条件限制导致的“非主观过错”,应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干部从“自证清白”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再次,激活担当作为“动力源”。既要用监督问责划清红线,更要用暖心举措点燃激情。某县设立“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服务站”,将心理疏导纳入干部关爱体系;某地推行“职务职级晋升积分制”,让长期扎根一线的干部有盼头、有奔头。这些实践表明,只有构建“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闭环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表演式吃苦”的生存土壤。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根治“没苦硬吃”现象,既需要刮骨疗毒的决心,更呼唤制度创新的智慧。当“以实绩论英雄”成为普遍共识,当“为担当者担当”成为常态机制,基层干部自会卸下“无谓苦累”的包袱,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真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担当答卷。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