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答好家风建设的必答题

2025

/ 03/2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季源

手机查看

  季源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对党员干部来说,管好家里事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事中的大事。如何在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中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在家长里短的日常琐碎中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已然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妥善作答且不容有失的必答题。

  管好家庭小事,才能守牢廉洁底线。翻看落马干部的忏悔书,“第一次收礼是妻子收的茶叶”“儿子在外打着我的旗号办事”……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家庭防线的缺口,往往是滑向深渊的开始。焦裕禄生前给家人立下规矩:“不准看白戏”。女儿焦守云回忆,有次看戏时售票员认出她是焦裕禄的女儿,坚持退票,她急得当场大哭。这稚嫩的哭声,至今仍在提醒党员干部——党性的纯度,就藏在买菜做饭、待人接物的细节里。家庭防线的失守,表面是私德有亏,本质是公权私用的开端,看似是家人越界,实则是自身信念的动摇。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家庭共同的修行。

  教好亲人子女,才能贴近群众真心。有的干部在单位大谈“为人民服务”,回家却对妻子抱怨“群众事多难缠”;有的要求孩子“勤俭节约”,自己却沉迷应酬挥霍。这种言行不一的家教,就像漏雨的屋顶,表面刷得再白,内里早已腐朽。黄文秀驻村时带着母亲同住,老人帮着剥玉米、教壮话,母女俩的日常成了最生动的群众工作课。现在,有的干部开始带着孩子走访帮扶户,让孩子看看困难群众的生活;有的把工作中的民生难题变成家庭讨论题,听孩子用童言童语出主意。当干部把工作的点点滴滴融入家庭教育时,他们传给下一代的不仅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对“党员干部”四字的朴素诠释。

  立好家规家训,才能扛起时代重任。现实中总有人心存误解,觉得“家风严了,办事束手束脚”,仿佛严格的家规是一种束缚,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与作为。但福建东山的百姓最有发言权,他们见证了谷文昌定下“不许沾公家油”的家规,其子女骑自行车下乡,毫无干部家属的特权姿态。正是这样严苛的家规,非但没有成为阻碍,反而让群众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进而主动配合盐碱地改造工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深知,一个能在一屋三餐的日常琐碎中严守规矩、克己奉公的人,必然有着坚定的原则和高尚的品德,这样的人,才有足够的担当与能力,担得起万家灯火的幸福重托,引领大家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奋勇前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家是最小的单元,却承载着至关重要的力量。家风从来不是高悬的匾额,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对党员干部而言,管好家庭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传承家风不是软任务,而是硬功夫。当每个党员都能在生活点滴中擦亮初心,千家万户的灯火必将照亮民族复兴的长路。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