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八方来评

无人机偷拍应严防早治

2025

/ 02/24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丁慎毅

手机查看

  丁慎毅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普及,侵犯隐私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防范“天空之眼”凝视私域,成为一道新的治理课题。

  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拍摄者不在现场,就能逃脱法律责任。其实不然。有媒体曾报道一起“飞手”利用无人机偷窥他人隐私的案例,涉事者被处以行政拘留。但从现实情况看,无人机偷拍难以防范,维权成本高,遏制非法偷拍并非易事。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防范无人机偷拍,需强化源头管理。时下一些电商平台出售的改装无人机,拍摄精度较高,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足以“穿透”普通窗帘的遮蔽。控制无人机“乱拍”,必须严管非法生产改装行为。

  发展低空经济,不能有“先飞起来再说”的侥幸思维。建立低空规则,不是小题大做。及早防治无人机偷拍,正是为了让行业更好发展。

  (摘编自《广西日报》,原题为《及早防治无人机偷拍》)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