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人民日报
徐超
手机查看
徐超
近来,江苏南通88岁老人自考16年收获“双本科”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很多网友点赞老人用学习丰盈人生的生活态度,认为“特别励志、值得学习”。
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不断拓展认知边界、探索人生真谛。南通88岁老人值得称赞,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人坚持终身学习的精神追求与超乎常人的毅力,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回顾历史,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技术与经验,都在持续学习中薪火相传,正是通过学习登上“前人的肩膀”,人类文明才能在接力赓续中创新发展,实现一次又一次飞跃。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2%,赋予终身学习更为宏阔的社会意义。研究表明,持续参与学习的老年人,认知能力衰退速度能够有效减缓,社会网络活跃度相应提升。有专家进一步指出:“学习是最好的养老。与养老机构的‘床位’相比,老年大学的‘座位’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更经济的养老选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学习行为会促进大脑突触连接密度增加。有网友感慨,原来大脑并不那么容易“老”。当终身学习成为社会新时尚,或许我们可以期待,老龄人口持续增加的压力可以转化为新的“人口红利”。
(摘编自《新华日报》,原题为《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责任编辑:牛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