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收尾,给艺术报的一位朋友打个电话,上次见面还是清明时节。那天我跟他们报社的年轻人去电视台参加一个节目录制,跟着一帮“南北笑星”去感受“火辣辣”呢,而今恐怕没那个心情了吧。参加完节目回到什刹海,这位朋友请我在小吃店喝了豆汁,那是我第一次喝,那味道酸涩的色泽灰暗的豆汁最后还是剩了大半碗。没喝过豆汁的人通常会误以为是指豆浆,还说单位食堂天天早上都有。那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在路边书店随便买了一本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当晚很从容地读完了书中佛罗伦萨瘟疫肆虐的开篇,因为我们当时对身边一触即发的同类危险竟还毫无觉察。以后工作一忙就给搁置了,直到五一假日才又翻捡起这本书。在这样一个被“非典”关在家里的假日,听听瘟疫中的“十日谈”,的确别有滋味。 一场瘟疫让这座名城满目疮痍,作为幸存者的七女三男相约到乡间别墅暂避一时。在景色宜人的5月乡间,他们抛掉了忧愁恐惧,尽享美景如画的生活。每天轮流由其中一位做王者,安排大家的起居游玩,下午阳光热烈,他们就围坐在树阴下草地上讲故事,10个人10天讲了100个故事。我用5天的假日将这些故事诵读完毕。 这次没有重读开篇那可怕的“谶语”,它的故事都很有趣,直击人性的弱点或美德。讲故事的人的心境当然也与瘟疫全然无关。有些故事正如我们时下流传的关于“非典”的笑料,道貌岸然的道德家或许会指责这是“劣根性”使然,就像当初有人抢购板蓝根时,也曾有人痛斥为“国民劣根性”。我很想知道国人这么多的“劣根性”从何而来,我也由衷地佩服某些充满理性的评论家不着边际的想像力,如果他们像薄伽丘或曰那10个大姑娘小伙子一样去讲故事,也许会更有建树,因为他们简直是用小说家的虚构能力去编织着貌似庄严的思想。 这10个年轻人面对灾难的豁达实在令人向往。自从大自然孕育了万物生灵,我们的劫难就从来不曾断绝过,人类与自然之间也从来不该是斗争与被斗争的关系,大自然对人类的每一次惩罚都是这种“斗争”的结果。《十日谈》和我们生活中的良辰美景不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吗?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才可能会有长久一些的幸福。 我打电话跟朋友聊起《十日谈》,朋友突然说:“等过了这个‘非典时期’,我还请你喝豆汁。”我感动得差点没掉下泪来,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我对于生活的美好记忆全都勾起来了。“我还请你喝豆汁”,这本来是一件多么不值一提的小事啊,而今却变得像是一种奢望。为什么生活突然间就让人不可思议了呢?想起豆汁初喝时酸涩难忍,久后却犹有余香,真盼望那样的时光早点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