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济南2月12日报道 记者 刘玉波 秦娟 一家已经宣布退出,一家已经“感到疲惫”,一家直说只是微利 运转——省城三大品牌“放心早餐”的运营状况,反映出“放心早餐 ”工程的启动还远未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 早餐工程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如今在一些经营者的 眼中,却似乎成了一块“鸡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一是受收入水 平所限,一些市民还难以养成消费‘放心早餐’的习惯;二是早餐市 场相当不规范,正规经营成本降不下来,连生存都困难,如何去和马 路地摊抢市场。” “更重要的是,本来就属微利运营的早餐业,还要应付众多的‘ 婆婆’。”一位多年从事餐饮业的经营者认为,“有关部门针对早餐 业的优惠及相关政策欠缺或不到位,制约了经营者的参与热情,‘放 心早餐’工程遭遇政策死结”,这才是“‘放心早餐’做不大的根本 症结。” 这位人士给记者举例说,企业曾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减免税费,但 有关部门的答复是该企业“属于混合经营,不单做早餐,无法享受税 费减免”。“经营早餐不准用煤炭,要安装煤气管道,消防部门要求 必须由煤气公司来装管道。对方一报价,总共8万块钱。可据我们的 核算,对方也承认,其实2万块钱就足够了。利润真大啊!”还有一 个经营者向记者反映,截至目前,所有已落实的优惠政策就是“免了 卫生费”。 调查走访中,某早餐定点企业一负责人向记者坦承,现在有的业 务主管部门的工作做法也让他们“看不懂”。该人士举例说,由于该 企业被检测出一生产设备不达标,某部门开出了几万元罚单,但“要 求当天下班前必须把罚款以现金的形式送过去,不收支票”。但当这 家企业上上下下七拼八凑一番,如数把一袋子零零碎碎的罚款送到指 定地点时,该部门又嫌数钱 口罗嗦要求他们重新把罚款交到银行。 银行当时收到这笔3万元的罚款,“整整点了两个小时”。对此事全 过程感到纳闷的企业后来从其它渠道了解到,某部门要求提交现金罚 款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凑够当天要向上提交的罚款任务。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将“放心”作为早餐的最大卖点,这本身就 已说明早餐市场是何等的脏乱无序。尽管潜在的消费市场很大,但着 眼于眼前,品牌早餐经营利润低、工作环境差、运营难度大,没有政 府的推动很难迅速全面启动,就是强行启动,也很难坚持长久。 面对潜在的消费大市场,经营者本应趋之若鹜,但为何造成经营 者喊难老百姓不满的情况?政府补贴的国企、经营灵活的小型民企和 马路地摊同台打擂,究竟谁应该是胜者呢?相关的政策是否也该作相 应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