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济导报人文 

 

上海:第六城之梦

2003-11-13 18:50:23 

  1000瓦的强光将34米长的T台照亮。T台搭在黄浦江东岸滨江大道,
一顶巨大的白色帐篷罩着它。
  名模王雯琴猫步出场。她的长腿、蜂腰、锁骨是Ferragamo2004
春夏女装的支架,她的蓝色眼影是普罗斯旺仲夏海天之色的倒影——
—那是设计师GraemeBlack本季的灵感之源。
  模特的眼神总是那样。若不是含着冷冷的恨意,便是对看她的人
没兴趣,但看她的人却因此如痴如醉。
  一扭头,一转身,衣袂飘飘之间总有若隐若现的短瞬,摄影席上
的长枪短炮便在那一刻纷纷绽放光亮,宛如一个仙女在T台尽头拂一
拂衣袖,便点燃了一片烟花。
  2003年首届上海时装周,就在这样的妖娆里开场,随后,悄然融
入浦江两岸的美丽夜色里。
  从服装节到时装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宋美龄等达官贵妇还能在
外滩和平饭店底楼的Garnett享受意大利女裁缝的设计与服务,而伦
敦、巴黎的最新流行都会迅速传进上海滩;21世纪,沪上名流以香港、
东京、巴黎、纽约作为购买成衣的目的地,任那些标价1万—3万元的
名牌时装寂寂躺在连卡佛或美美的货架上,因为它们与国际最新款有
1-2年的时差。
  10月25日-30日,六大国际著名品牌———意大利菲拉格慕(Fe
rragamo)、法国浪凡(Lanvin)、英国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
nneWestwood)、意大利保罗·沙克(Paul&Shark)、美国维维安·
谭(VivienneTam)和德国安格纳(Aigner)在上海时装周上依次亮
相。这是继10月初,它们刚刚在巴黎举办了春夏产品发布会之后首次
在亚洲展示其最新作品。
  从1-2年到1个月,时间差的缩短让上海时尚界欣喜;而嘉宾名
单上的多位大师,如法国时装周主席迪迪埃·格巴赫、意大利时装协
会主席维多利奥·丘里尼、英国时尚业资深专家杰夫·班克斯、意大
利ADI设计学院和PITTI学院总裁卡罗·里维迪等,也让上海时装周与
举办过9届的春季上海服装节区别开来。
  中国设计师学会副主席、东华大学教授、拉萨尔学院院长张渭源
说,此次请到了七大国际时装周的负责人、六大知名品牌的设计师或
CEO,还有一些在时尚界无可争议的资深专家,而以往服装节,每年
只能请来一位大师,其中有些大师来过一次就不愿再来了,“档次,,
大家心照不宣。
  ”据统计,中国各地现在每年举办的服装节多达200多个,其中
略有知名度的就有20多个;仅在长三角方圆200公里范围之内,每年
大概就有七八个服装节,展示的都是地方性产品。上海时装周营运总
监朱圣告诉笔者,唯一有过突破的是北京,曾有2个国际品牌在其服
装节上亮相。
  于是,上海将目光瞄准了世界五大时装之都:巴黎、米兰、纽约、
伦敦、东京。“打造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在本届时装周上被响亮提
出。主办方明确提出:我们不再是一个大众化的节日(服装节),我
们要的是国际化、专业化和时尚的感觉。
  从时尚平台到时尚缔造者
  时尚界有两条公理:一是时尚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体现;
二是成功的时尚工业必须依托于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时尚之都而言,前者涉及市场和消费,后者涉及城市文化。
  巡视国内,上海在前者的优势明显。时装周组委会秘书长李克让
说,上海是中国近代商业的发源地,拥有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和有利的
地理优势,因此较早就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
碰撞交融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中国与世界服装文
化和服装经济的交汇点。上海时装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不仅领风气之
先,而且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上海制造”代表着面料品质、裁剪和
做工的保证,细节上的把握尤其胜人一筹。
  英国时尚业专家杰夫·班克斯告诉笔者,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
过去和现在都备受瞩目,因为上海这个城市人口非常多,发展也十分
迅速。各国的时尚行业都紧盯住上海这个市场,许多世界知名品牌都
将进驻上海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浪凡(Lanvin)市场总监透
露,他们之所以花了10年时间在中国开出10家专卖店,是因为他们相
信中国市场“很大很大”,尽管现在只有2%-3%的客户来自中国,
但他们有耐心来培育这个市场。
  上海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在一年前曾显山露水。当时一家旗袍连
锁店的两套名为“昭君出塞”的大红旗袍套装以5.6万元的高价被两
买家抱走,而当时在连卡佛的顶级品牌如古姿(Gucci)、菲拉格慕
(Ferragamo)等的最高价位只有3万多元。
  谈到文化,笔者在时装周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外国嘉
宾都异口同声地称,中国是亚洲最有文化渊源的地方,她的一些文化
元素,对国外设计师非常有吸引力;而国内嘉宾大多认为,我们现在
几乎没有自己的文化,时尚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上,不客气地说,都刻
着“媚外”二字———设计师看国外的新款,生产商只认国外的样衣
或板型,分销商看重国外的品牌,对国内品牌不感兴趣。照抄、照搬
之下,源于本土文化的创造力日渐萎缩。
  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看完第二场浪凡(Lanvin)的发布会后
告诉笔者,那些年轻的中国模特在台上的表现或者就是时尚业目前的
状态。她们紧张、僵硬,一味模仿西方模特的神情,没有个性、没有
底蕴的模仿犹如被抽去了灵魂的肉体,毫无感染力。他说,“上海有
文化”,是指上海整座城市的文化素质较高,上海人的文化消费和欣
赏水准在东亚都是一流的;但上海文化的原创力特别弱,太重技术,
技术背后没有东西。
  意大利时装协会主席维多利奥·丘里尼在时装周论坛上自信地说,
公元1250-1650年,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意大利时尚产业
链在各个环节上(设计、生产、分销)都从本国的文化出发,创出区
别于美国模式的意大利模式,尤其是从生产到分销的环节有独特之处,
即所有的高级时装店都是小店小铺,开设在历史名城的古老街道上,
一二层是店铺,三层是住家,既节省了占总成本30%-35%的房租,
又独具文化品位。而美国模式是采用在大商场里租赁柜台,这也是中
国目前许多品牌在效仿的。
  所以,首届上海时装周“旨在建立一个由知名品牌、设计师、服
装企业组成的互动平台”,作为一个初级目标被业内人士宽容地接受
了。这就是说,上海应该成为一座汇聚时尚的城市,能以接近“零时
差”的速度看到国际一线品牌和最新款式,并有齐全的品种。如中国
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理事包铭新所说,这不难做到,像香港那样,“
富人过来了、各地精英过来了、外国人过来了,上海时尚之都的地位
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但如果要成为一个时尚的缔造者,一个能掀起时尚风暴的原发
地,上海与五大时装之都还有遥遥之距。“也许,上海还需要5-10
年”,英国Northumbria大学设计学院院长VivienV.Todd说。
  也有人一语道破:“时尚之都”的盛名之下,追逐的还是市场份
额和国际买手的青睐。所以,当意大利ADI设计学院和PITTI学院总裁
卡罗·里维迪大声说完“中国市场这么大,你们何必要争一个第六大
时尚之都的名呢?做好‘中国时尚之都’,你们就会是第一”时,场
内掌声雷动。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科技视窗
下一条:正在成长的“小孩”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