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艾滋病 防治领导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的第二天,一位名叫“托马斯” 的中国小伙子走上主席台,作了题为《感染者在对抗艾滋病中所担当 的角色》的报告。 托马斯是广东一家艾滋病关怀机构的创办者,这是一个由艾滋病 感染者自发组织的机构。当天上午,记者采访了托马斯。此前除了知 道他是个广东人,男性,36岁外,记者对他的个人经历及家庭背景一 概不知,但是知道“托马斯”并非他的本名,而是他自己起的一个可 以公开的“名字”。 托马斯和他的 艾滋病关怀机构 托马斯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瘦弱不堪,他身材胖胖的,比较魁梧, 普通话很标准,很热情地与你握手,没有任何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采访中,托马斯一直拿着两张纸,跟记者讲感染者加入预防艾滋 病组织不可替代的意义,讲话滔滔不绝,身上充满了活力。 托马斯从2001年开始投入到预防艾滋病的公益事业中来。2000年 10月,他被查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开始时托马斯只是在网上、医院 里为艾滋病人提供咨询帮助和心理辅导。他拿出自己的钱和网上募捐 来的钱,帮助别的艾滋病人。 一年多以后,UNDP在亚洲地区展开让感染者加入到艾滋病防治机 构中工作,托马斯和其他一些艾滋病感染者一起远赴斯里兰卡接受培 训。回国后,托马斯得到了UNDP的一笔资助,托马斯用这些钱作为启 动资金,在广东正式成立了一个“爱之家”艾滋病关怀机构,他们办 月刊、搞活动、网上交流、举办聚会、做咨询心理辅导,以及到大学、 监狱、戒毒所这些高危人群聚集地搞讲座、做辅导。虽然他们只有7 个人,而且这7个人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但却有200多名艾滋病人围绕 在他们周围,后来更多的艾滋病恐惧者、关注者也逐渐走近了他们。 歧视会让艾滋病人永远躲在阴暗处 说起几年来从事艾滋病公益事业的感受,托马斯每说几句话必然 要提到“歧视”和“偏见”两个词,他说“艾滋病人或者感染者只要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或生活,他们会永远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我们也永 远不了解谁得了病及艾滋病蔓延的后果,因为歧视太大了。” “很多艾滋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病,因为没有人去检测,于是, 病情就会逐渐扩散,他们传染的首先是家人,自己最亲的人;或者直 到晚期才知道,那时候生存的几率已经很小了,就这样一直重复下去。 ” 托马斯说:“有的病人也到医院检测,可很多人只留下个假姓名 就跑掉了,其中有一些是孕妇,她们本来有让孩子避免感染的机会, 可她们放弃 了,最后孩子也染了病……香港曾在闹市区开了一家艾滋病关怀 中心,可几个月来没有一个患者走进去,因为进这里就意味着自己有 艾滋病,后来就关门了,花了几百万港币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咨询。” “我们的宣传、咨询机构有时像是在对着空气放炮,因为你想宣 传、关怀,但是没有对象,中国估计至少有84万艾滋病人和携带者, 可登记在册的只有4万多,那80万跑到哪儿去了?这就是歧视和偏见 产生的可悲后果。” “艾滋病感染者加入民间关怀组织,就可以改变这些吗?”记者 问。 “如果病人都躲在阴暗处,没人知道后果会是什么。而感染者和 艾滋病人之间有共同语言,他们能够在医疗机构和病人之间架起一座 桥梁,这是无人可以代替的。” “你做这项工作的目标是什么?”记者问。 “也许有一天,一个感染者能够很坦然的面对别人,不怕歧视去 医院做检测,即使在他确诊后,起码会问一句:‘我怎样做才不会传 染给我的家人?’而人们也不再看着自己的同伴死去而麻木不仁。” “你认为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很多人认为很难消除歧视,但我认为不一定,你可能接受不了 一个陌生人、一个邻居是艾滋病患者,但你能接受你的亲人、好朋友 是艾滋病人,一切需要慢慢改变。” 本报记者 张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