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翼
知名度最高的“手抄本”之一、在人们心中被定性为“黄书”的《少女之心》,即将堂而皇之地出版。
向记者提供这个消息的线索人表示:得知此事,他第一反应是震惊,其次是愤怒,究竟是谁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连《少女之心》这种作品也敢拿来出版?
经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该书出版人、文华图书发展公司经理白士弘。白士弘称《少女之心》的手续均已经办妥,并已在春节前拿到文化部开具的准印批文,现正在筹办印刷等事宜,新书打算在元宵节之后推出。据悉,白士弘已在1月初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展示过《少女之心》的样书,反响良好,有不少书商下了订单。很多四十多岁的人一看封面便痛快地承认“这书当年我抄过”。
丹麦女记者上门送书
白士弘并非泛泛之辈。2000年底,白士弘率先出版了“文革”手抄本、张宝瑞的《一只绣花鞋》,该书的热销引发了一场回味手抄本的热潮。之后,陆续有人给白士弘送来一些手抄本,有的希望他能出版,也有的想卖点钱。就这样,他搜集了20多种手抄本,其中就有《少女之心》,当时白士弘并没有重视它。2001年初,白士弘又出版了收录7个手抄本的《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不久,一位长期研究“文革”现象的丹麦女记者叶凤英(中文名)找到白士弘,拿来几年前在书摊上买的一本《少女之心》,请他帮忙鉴定真伪。
此“少女”非彼“少女”
白士弘告诉记者,看过手抄本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少女之心》故事情节似乎并不重要,倒更像一本青春期性教育手册,的确有点“黄色”。但叶凤英拿来的这本却没有乱七八糟的内容,都是些用类似日记体写成的青春回忆和那个年代的日常生活。白士弘猜测,叶凤英拿来的这本《少女之心》,也许是原作者多年后想澄清自己所做的一次努力,也许这个本子就是《少女之心》的原始版本。
“此《少女》非彼《少女》。”白士弘解释道,“这本《少女之心》是讲‘文革’时期人的命运,而抄得很凶的那段‘黄书’,其实是从该故事情节中演绎出来的,类似于利用《水浒传》的背景和几个人物,另写出一部《金瓶梅》。”
白士弘说,“文革”时期,手抄本是成本最低、人们最易接受的传播方式。“当然,抄书肯定先拣‘最感兴趣’的部分抄,而且难免按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就这样越抄越玄,导致后来‘黄书’广为流传,而原故事却不为人知。”
公开寻找原作者“草原部落”
丛书作者之一、青年作家摩罗受托为这次公开出版的《少女之心》写序。他认真研读之后推测,这个14万字的版本,是在传抄过程中经过许多人的增删、改写、润饰逐步形成的,但是,最初的作者显然是最重要的作者。白士弘说:“我决定,将这个版本的《少女之心》重新整理出版,同时公开寻找原作者,一方面是为了按国家的稿酬标准付酬给作者,表示尊重;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作者,更加直接地还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
这是白士弘第二次公开寻找手抄本作者。当年出版《暗流》时,他就通过媒体发表公开信,称寻找原作者,除支付报酬外,更希望向当年那些具有非凡勇气的人表达一份敬意。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证明《暗流》中某个故事是自己写的。不过,白士弘对寻找《少女之心》的第一作者充满信心,他认为,假如文中故事属实的话,书中女主角“黄永红”的原型很可能仍在中国大地上的某个角落默默地生活。
《少女之心》故事梗概
16岁的少女黄永红发现了母亲与何叔叔“通奸”的秘密。在如火如荼的“学黄帅”运动的感召下,为了争做“黄帅”式的好少年,黄永红将所看到的一切写成大字报贴到了学校门口。但这次“革命行为”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想的荣誉和解脱。妈妈被民兵带走了,爸爸和弟弟对她就像仇人,同学们冷眼相看,连老师的赞扬也言不由衷,充满讽刺。
之后,母亲被下放到农村,父亲回到城里,却与她形同陌路。黄永红陷入深深的孤独和迷惘之中。这时,同学李国华出现在她的身边。在一次次交往中,二人逐渐产生感情。但因为一次误会,他们被老师抓了个正着。
一场大病后,黄永红被何叔叔送到她母亲那里。在农村,她欣喜地发现了同样被学校开除来到农村的李国华。两人感情越来越深。直到有一天,他们怀着青春期的好奇与冲动,开始了彼此身体间的接触,但这方面知识全是空白的两个人,数次探索均以不得要领而告终。
家长们轻而易举地揭破了他们的秘密,两人的交往被严格禁止。这时,从城里发配到农村的男生姚大明闯进了黄永红的生活。为表示离开李国华的决心,黄永红主动接近姚大明。姚大明是个情场老手,处在青春躁动期的黄永红最终迷失在爱欲之中。黄永红痛苦地发现,自己对两个男生都存有好感,谁也割舍不下。
两个男人相约以决斗的方式解决问题。决斗中,李国华失手杀死了姚大明,随后,他也因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黄永红被关进监狱,在威逼诱供之下,她写下一摞厚厚的认罪书。这份认罪书,便是后来的《少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