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农村大众 -> 农村八版 

 

我们要向农民道歉

2002-08-14 11:33:29 

一位县委组织部长眼中的农村现实——

  编者按 2001年9月,一本名为《向农民道歉》的内部资料在陕
西省县级以上干部中间流传,不少人看了潸然泪下。
  这本书的作者叫马银录,时任陕西省白水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0年11月25日,白水县西固镇器休村因交税纠纷发生了数百名农民
打砸镇政府和派出所的恶性事件。2001年4月9日,马银录率领12人的
工作组进驻器休村,至7月14日离开,共驻村96天。
  在这90多天里,马银录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了每天的所做、所见、
所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最基层的现实和矛盾,反映了农民之苦、农
民之难、农民之善。近日,这本书正式公开出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银录说;“接触之后才知道,没有一个农
民是真正想闹事、想和政府作对的。干群关系出了问题,根子往往在
干部身上。”他说:“我们要向农民道歉。‘道歉’,是明确责任、
解决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向农民道歉”,是在“三农”背景下一线工作的从政者自我反
思后提出的一句响亮的口号。
  进村:群众为何如此恨我们
  2000年11月25日,西固镇收税干部与器休村一户农民发生冲突。
当晚,镇派出所警察强行将4个农民抓走。数百名群众闻讯后赶到镇
政府,冲击派出所,救出被抓农民,酿成影响恶劣的“11·25”事件。
事后,一些农民害怕报复,吓得连春节也不敢回家;各级干部也轻易
不敢到村里去。
  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银录受命率县级工作组进
驻器休村,试图彻底解决这里的问题。
  为了避免激化群众的对立情绪,工作组没有乘坐专车,而是一人
背一个行李包乘坐城乡公交车来到器休村。没想到的是,一进村他们
就听到了这样的对话:“这伙人是弄啥的?”“一帮狗东西。谁知是
弄啥的。”
  现实:农民之难
  工作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家串户了解农民们的情况。让马
银录震动的是,一些农民生活的困难程度达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在村民武来贵家,马银录看到他没钱用电,点蜡烛点了20年;在
村民董自怀家,马银录看到他几乎是借钱度日,连1.2元的借款都清
清楚楚地记在账本上。他把身上的钱掏出来给了他们,但他知道这些
远远不够。
  进村第三天,即4月12日早晨,工作组成员聚在一起开了第一个
碰头会,交流自己两天来的所见所闻。串户的工作组成员说:有些群
众说我们是抓人来了,收农业特产税欠款来了,卖狗皮膏药来了……
  马银录说:“碰头会后,我们决定,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告诉群
众我们为什么要来,我们来干什么,免得群众猜测、议论,造成不必
要的误会。”
  村民大会:转折点
  村民大会在村部召开。11时多,村民才陆陆续续走来,但很少人
进会场,绝大多数坐在、蹲在、站在墙两边和大门外。
  马银录用话筒叫外面的群众进来开会,可是只有个别人响应。
  没有办法,马银录只好讲了起来——
  大门口及外面的群众不进来也行,因为我们是群众大会,来去自
由。
  首先,我们来不是来抓人打人,但是我们可以管抓人打人的。我
们是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你们有什么忧愁,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告
诉我们。我们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共同商量,或请求有关
领导、部门帮助解决。
  下面,我讲讲我走访董自怀一家后的感受。大家知道,董自怀本
人有胃病,胳膊受过伤,不能干重活。他媳妇叫葡萄,他们有两个孩
子,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上三年级。昨天上午,我们去他家,看着特
别凄惶。两扇大门很旧很烂,用铁丝拴在两根粗细不一的木桩上。他
们现在欠款7000多元,每笔欠款都记得很细。其中借人家的1块2毛钱
都记得清清楚楚。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课本费,几次让学校挡在门
外,不让上学。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1999年11月23日晚上,一位农税干部嫌葡萄
交税少,竟把她打得满嘴是血……这还不够,又和镇上另两名同志封
了葡萄家的门,让孩子无处吃饭。如果被打的是我们的父母兄妹,封
的是我们家的门,我们有何感想,我们能容忍吗?可当时在场的其他
镇上干部、村上干部为什么不管?有的还帮着打,有的还讽刺挖苦,
这些干部别说没党性,连人性都没有!
  这次会被马银录称作“转折点”,此后群众的对立情绪逐渐淡了
下去,工作组不再被看作“一帮狗东西”。
  农村矛盾:为何产生
  通过调查,工作组深入了解了器休村的情况。
  器休村的矛盾是在1998年后逐渐暴露出来的。这个村的主要产业
是种植苹果,1997年以前经济状况较好,曾是白水县10个农业特产税
上交大村之一。1997年后,由于果树进入老化期,再加上连年大旱、
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大幅下滑。有的家里供不起孩子上学,有的不得
不贷款交税,有的在春季揭不开锅。
  “这个时候政府对农民的税赋也进行了下调,但是下调的幅度跟
不上农民减收的幅度。”马银录说,“因此就出现了一对矛盾,一方
面农民没钱交税,另一方面税务干部又必须完成指标。一些干部就采
取简单粗暴的做法,干群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
  但是一些干部没有认真对待这种变化。器休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田
对马银录说道:“我们镇原党委书记×××在全县召开的农业特产税
动员大会上表态,要用‘三铁政策’收税,我开始没听懂,又听到他
解释说,就是要用‘一副铁心肠,一张铁面孔,一双铁手腕’收税。
当时你们县领导听了不知是啥感想,反正我听了很害怕。后来事实也
确实证明了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包村干部来了开着警车,一个从村
东头叫,一个从村西头叫,吓得一些群众、孩子至今一见警车或听到
警车叫就哭。”
  这种简单的工作方式使矛盾逐渐积累,后来就发生了令人痛心的
“11·25”事件。
  在同村民的接触中,马银录感到其实没有一个人愿意故意闹事,
农民是容易满足、最谨慎安分的一个群体。  
  反思:谁给了农民不公正的待遇
  马银录说,我们进村后,通过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发放意见表
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感到问题虽然发生在村上,但根源在镇上。
  在这些尖锐的问题面前,经过对照检查,西固镇干部“我们是对
的,群众有问题”的认识被工作组“扭”了过来。2001年5月26日,
西固镇领导及农税干部一行7人来到器休村,逐户向近年来在征税中
受到伤害的群众真诚赔礼道歉。
  工作组在器休村共驻扎了96天,7月14日是他们返程的日子。马
银录说,他们打好行包正准备离去,突然看见村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
前来相送,有的群众还拿来了床单、鞋垫、鸡蛋、苹果等物品。
  马银录说,他提出的“向农民道歉”,并不是仅仅只就“11·25”
事件而言,也并不是只针对器休村的农民。实际上,整个中国的农民
都享有接受道歉的权利,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
遇。
  在器休村一些最直接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农民们又提出了八个更
深层次的问题:
  你们城里人走路、孩子上学交不交修路钱、老师工资钱?乡统筹
村提留什么时候能不收?农业特产税什么时候能减下来?让我们喘口
气,好好发展生产行不行?
  农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农用品价格却不断
上升,这是谁造成的?国家的农业投入都到哪里去了?中间的利润都
让谁拿走了?   ……
  这些问题,马银录显然无法给出他的答案。
  邓科 李百军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