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9岁,种瓜已有18个年头了。”说这话的是陵县陵城镇 赵奎武村农民韩永河。8月18日,在他地头的瓜棚里,老韩向笔者侃 起了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跟着父辈学种瓜。那时只要产量高, 赚钱就多,种的都是‘金钟冠龙’、‘西红宝’这类个头大的瓜,一 个十几、二十多斤。没几年,吃瓜人开始挑剔了,城里人爱干净,不 但瓜皮不能随便扔,连瓜子也不能随便吐,所以无籽西瓜吃香了。19 94年,我就跑到外面学技术,引种了无籽西瓜。这一招真管用,有籽 的瓜三四毛一公斤,无籽的卖到了六七毛。开始,也是挑个大的,四 五公斤以上的瓜价格又要高出一截。这两年又变了,大的瓜人家不喜 欢,偏偏要小的。一打听,原来城里人都是一家两三口人,一个人一 次就吃那一两块。我们种瓜人只好由着买瓜人的性子来,他们喜欢吃 什么样的瓜,我们就种什么。这不,去年我就改种了小西瓜了,你还 别说,初夏瓜上市,大西瓜一斤也就三毛多钱,而我的小西瓜却卖到 了五毛。” “种瓜光盯着自己田里赚不了大钱,还得多盯着买我们东西的城 里人。我这个人喜欢到处跑,田里的农活一忙完,我就到城里农产品 市场去转悠,了解一下行情。” “庄稼不收年年种,不论种啥也有不挣钱的时候,只要眼珠盯在 市场上,啥事也行……” 本报通讯员 礼先 修奇 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