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4日,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宣布在巴格达当地时间15:00(北京时间20:00)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将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由于美军前一天晚上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更加上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援引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消息说,美军已经于昨天晚上逮捕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届时,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是否真的会证实这个消息,如果消息属实,世界各国会有怎样的反应,便引起了全球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 对于这么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中央电视台在12月14日晚上的新闻联播节目对此做了预告,说20:00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可能会公布萨达姆被捕的消息。为了紧密跟踪这一事件的进展,央视新闻频道于19:50开始进行现场直播,直播持续了5个多小时,到12月15日凌晨1:00左右结束。综观整个直播过程,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次直播比起以前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 直播突发事件的观念有了加强 综观央视整个直播节目,真正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见,可能是因为在所有的直播中没有突发事件的直播。重大事件并不等于突发事件,而电视现场直播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但遗憾的是,在央视新闻频道半年多来的直播节目中,却很少有这样事件的报道。央视的大型的直播报道《见证135——三峡工程蓄水及永久船闸通航》,虽然连续做了9天的直播,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最具有直播价值的突发事件可以说是去年10月15日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可惜的是央视新闻频道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现场直播,结果只是在发射成功10多分钟后,才开始进行现场直播,这时候的“直播”,新闻的时效性毫无疑问已经大打折扣。中央电视台这几年相当重视现场直播这种形式,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小浪底和三峡的截流、日全食、钱江潮等的现场直播,但是,这些直播都是对“预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具有相当程度上的“仪式”或“表演”的色彩,这样的直播一般都会用很长的时间去准备,如央视在直播钱江潮以前,就曾经花了3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可是,真正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它是不会让新闻媒体有3个小时甚至3分钟的时间去准备,到那时我们的新闻媒体就只能让机会白白溜走。 这次央视对萨达姆被捕消息的直播,表明了央视新闻频道直播重大突发事件的决心。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客观事件的发展不可能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直播突发事件就必然对新闻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央视以前那些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直播,有时需要数以千计的人参与其中,客观起到了“练兵”的作用,其用意可能是想通过实际直播的考验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对这种做法的效果估计过高,毕竟这些新闻事件还算不上真正的突发事件。这次则不同,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要公布什么样的消息,虽然外界有很多的猜测认定就是逮捕了萨达姆,但是在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以前,我们的新闻主持人仍然是不能肯定,这就极大地考验着主持人和现场嘉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在第一时间满足了广大观众对新闻事件了解的愿望。 二、 提供新闻背景更讲究时机和技巧 不少观众可能都还记得,在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中央视介绍战争进程的《战况综述》节目,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而经常干扰和冲击现场直播信号。这不仅违背了现场直播的初衷,也不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引来了很多的批评。 而这次直播则好得多。直播从14日当天的19:50开始,到15日凌晨1:00后停止,大约有5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主要的节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外国购买来的电视信号,长达40多分钟的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的新闻发布会,长15分钟的美国第四步兵师的新闻发布会,然后是美国总统布什在北京时间15日凌晨5分钟左右的电视讲话,英国首相布莱尔的2分钟电视讲话,这些电视画面总共用时大概是1个小时;二是主持人水均益同我国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伊拉克等国家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这大概用了40分钟左右;三是一些插入其中的其他片段,如萨达姆家族、国破家亡的萨达姆、萨达姆和提克里特、萨达姆的巴比伦之梦等短片,这些短片的时间每个有4—5分钟,总共大概50分钟的时间;四是一个剪辑的美军抓捕萨达姆过程的回放,这个短片大概有4分钟左右,基本上是隔一个小时循环播出一次;五是主持人和在场的两个嘉宾对此事件的评论,这是整个直播中最重要的部分,占了整个直播时间的一半左右。 这5个部分的内容共同构成了整个直播,把它们组合在一起难度很大,然而主持人和嘉宾把握得很好。在播放新闻背景资料时,如果有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如英国首相布莱尔讲话),现场的央视记者兼翻译方芳就会很果断地打断主持人,把镜头切换到事情发生的现场;整个直播持续的时间长达5个多小时,其高潮是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4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而其它的4个多小时,主持人能够得到的消息则相对少得多,这也就是信息的相对“稀疏”期,直播需要主持人和嘉宾来适当地进行调节和调动。本次直播,主持人和现场嘉宾就在这方面把握得很好,在信息的“稀疏”期,主持人很好地把握了直播的节奏,主持人有时直接播发前面传来的消息,有时和嘉宾对萨达姆被捕的后果和影响进行评论,有时用10多个新闻背景资料不时地穿插播出,有时和前方的各国记者进行连线报道……这些多种多样的报道方式不断填补了时间空闲,而且也扩充了观众的知识面,可以说把握得非常出色,运用背景的时机和技巧都已经严格按照现场直播的规律办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当然,此次直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 翻译力量的薄弱 中国媒体早在几个小时之前就得到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准备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按理说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准备好了,不会在以后的直播中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可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美国伊拉克临时政府当局最高行政长官布雷洛讲完话后,就是记者的提问时间。第一个提问的记者用的是英语,我们的翻译迅速地翻译了出来。可是,第二个记者提问用的是阿拉伯语,令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我们的翻译听不懂这个记者和伊拉克官员问答的内容,只有尴尬地坐在那儿,冷场了,只听到电视画面里那个记者在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在长时间的沉默后,然后主持人向全国数以万计的观众道歉说,由于这个事件发生得突然,央视新闻频道没来得及请到阿拉伯语翻译,而且当时又没有同声传译,所以请观众原谅。 其实,这个失误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的新闻频道从它成立那天起就开始关注伊拉克了,可以说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到现在有7个多月的时间了。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在伊拉克当地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央视新闻频道应该能够预见当地的记者会用阿拉伯语来提问,因为抓住萨达姆对阿拉伯国家几亿人民来说毕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必然会引起周围阿拉伯国家媒体的强烈关注。可是,7个多月过去了,我们的新闻频道仿佛完全没有预见到当地的语言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准备。 二、 业务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滚动递进播出,想要经常性地进行现场直播,并且保证根据周遭事态的发展随时展开新闻直播、插播以及现场实时同步报道,不能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从频道整体利益出发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随时以最快的反映速度及时整合丰富多彩的新闻资源。新闻频道和央视的其他频道一样,有着自己固定的节目时间表。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打破这个框架进行直播。但是,就我的观察来看,他们并没有建立起以大编辑部为中心的相对完善的业务组织结构,接踵而来的影响在这次直播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这次现场直播中,水均益在现场直播几个小时后,由于长时间的紧张和压力,竟然把美国逮捕萨达姆说成了美国逮捕了美国伊拉克行政长官布雷洛,而后不长的时间,他又把自己要播出的美国第四步兵师的新闻发布会,说错为美国伊拉克行政当局新闻发布会。尽管他马上就进行了纠正,但是从这些低级的失误我们不难看出他在长时间紧张的直播后,已经疲惫不堪。 现场直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直播不只是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的事情,不能靠一个全能的主持人去支撑全局,而应该是一个整体去应对。我们大家可能都记得,在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中,央视主持人的轮换频率非常低,这不仅使直播的形式单调,而且由于主持人的过度疲劳,大大影响了整个报道的水平。然而,作为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凤凰卫视,却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凤凰卫视拥有许多出名的节目以及众多的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小莉看时事》、《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相聚凤凰台》等各具特色的节目,和这些节目的主持人吴小莉、陈鲁豫、杨澜、许戈辉等人一起,成为凤凰卫视台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亮丽风景线”。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这些主持人都是集播、谈、同声传译为一身,对各种突发事件都能应付自如,以他们为中心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直播机制。当美国“9·11”事件发生时,凤凰卫视迅速反应,全台700余人围绕这个事件进行安排,有条不紊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几批主持人分批地主持节目,以便让其他人有时间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失误基本上被杜绝,成功的直播使它在中国内地的名气与日俱增。 从这次直播来看,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业务结构。无论是从工作效率角度考虑,还是从成本效益观念出发,新闻频道都应该强调整体的频道意识。首先要在新闻频道总监之下建立一个大编辑部,作为整个频道的大脑、神经中枢。在大编辑部的统一管理下,以整个频道为管理单元,统一策划选题,统一调度记者,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这就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覆盖广泛、高效运转、功能强大的新闻采集网络,以随时随地快捷方便地获取最鲜活的新闻信息。相应的,要有一系列新闻资源内部网和数据库,并配备一整套新闻资源管理系统。记者采集回来的新闻素材由中心编辑部统一调配,让各部门(时政、财经、科教文、体育等)编辑部各取所需,制作栏目。只有在频道整体意识的带动下,实行大编辑部的组织结构,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频道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 现场连线的信息量太少 现场主持人水均益在现场用了现场连线的方法,原本用意是使全国观众了解外国对此事的看法,增加新闻事件的信息量。他现场连线了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伊拉克等相关国家的记者,询问他们在当地国家此时看到或听到的情况,这些记者回答了这些问题,也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仔细听完这些记者的连线内容后,我们会很明显地发现他们所提供的信息量太少。许多驻外记者如驻美国、法国、伊拉克记者在美国宣布逮捕萨达姆的消息后,甚至都没有看一下外面的情况,只是呆在自己的住所内对外面的情况进行猜测,许多记者说话的语气都是“可能”、“也许”、“我想”这样主观性很强的话,而没有任何正式的证据去支持,这样一来他们所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比如水均益在现场连线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记者,他说在听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逮捕后的消息,听到窗户外面时不时传来枪声,于是说这可能是伊拉克民众正在开枪庆祝这一喜讯。当然,只要有一些常识的人都知道,伊拉克的民间拥有许多枪支,他们也有开枪庆祝的习惯,可我们更应知道,伊拉克现在的治安非常差,美军每天都会受到袭击,这样的枪声说不准是美军遭袭击的枪声,所以,记者非常谨慎地用了“可能”这两个字。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记者能够在得到消息后,亲自到街道上了解民众的情绪,用自己的话筒或摄像设备去记录这一个情况,那又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可惜,我们的记者没有做到,于是全国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看到的是美国的CNN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现场直播街头欢庆的民众,而我们熟悉的CCTV则不在现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大的缺失。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应该有我们的一线记者,用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这毫无疑问会有助于国人对重大事件的全面思考和判断,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只是一味地借用别人的信息来源,否则又怎么能体现央视新闻频道提出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口号呢? (武汉) 陈明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