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国际媒介 

 

中西讣闻报道比较
姚文慧
2004-11-26 17:41:14 

  “讣闻”和“讣闻报道”

  “讣闻”又称“讣文”、 “讣告”, 指的是报丧的消息,是向死者亲友或有关单位报丧所使用的一种通知文书。常以死者亲属、死者生前好友、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或者是临时组成的治丧委员会的名义发出。讣闻可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电台向社会发布。一般遵循固定的写作模式。
  “讣闻报道”又被称做死亡报道,即在新闻媒体上报道已故人物。讣闻报道不仅报丧,还对死者生平及其社会贡献作出总结和评述,属于新闻范畴。讣闻报道不拘一格,可采用消息、通讯、特写等多种体裁。

  讣闻报道的意义

  讣闻报道是西方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公众对讣闻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这来自于它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讣闻报道有点像是人物传记的摘要或是人物传记的缩影。读者可以通过报道了解这些人一生的曲折,知道他们为成功所付出的岁月。
  其次,因为讣闻报道涵盖面非常广,所以读者经常可以看到各式的人生经历。它们或者令人会心一笑,或者引人热泪,都会震颤心灵。
  再者,讣闻报道中对那些从事冷门活动者的同样关注,以及对那些不是最耀眼的星星所作的描绘,等于是反映和肯定了社会的多元价值,而多元价值又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最重要的,是讣闻报道的内容扩充了读者的人生体验。每一篇讣闻报道,都概括了报道对象有血有肉的一生;读者虽然隔了一层,但也等于是经历了类似的轨迹。由其他人的生命历程里,读者得到启发,也得到提醒。当他们面对自己的人生时,或许可以有比较清醒平实的取舍。
  《纽约时报》老记者理查德的《报纸档案》一书中说:“讣闻报道是《纽约时报》最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编辑们对此高度重视,有时连发行人也会亲自过问。讣闻报道的写作,或长或短,实际上都是对死者生平及形象的描述,它们所组成的版面往往是《时报》中最引人入胜的版面。”

  讣闻报道在中西新闻中受重视程度迥异

  1、体现在采访上
  前《纽约日报》专写讣闻报道的记者爱尔顿·惠特曼,每年都要轮番地同年迈的政治家和知名人士进行细心的交谈,把他们的谈话和通过观察得来的印象详细地记录下来,一旦被采访者与世长辞便立即公诸于世。
  象惠特曼这样的记者在西方并不鲜见。为保证讣闻报道的采写,西方很多大报都分派有专门记者。如《华盛顿邮报》的讣闻记者有4人,而《纽约时报》强大的“死亡报道”阵容中也有专职讣闻报道记者5人。该报不少记者都有做过讣闻报道记者或编辑的经历。其中最著名的讣闻报道记者当属罗伯特·麦吉·托马斯,他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死亡报道,并因此获得普利策奖提名。
  《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稿库内通常存储有近2000人的讣闻稿件,这些报道的主人公包括国内外的国家元首、重要政治家、工商巨头、文化名人等。
  而在我们国内,还没有专职的讣闻记者,把讣闻当突发新闻做仍然是普遍现象,相关资料积累较少,案头工作非常欠缺。按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你在别人还活着时就写下他们的死亡报道,岂不是诅咒人家吗?因此,预写讣闻报道似乎就有了不敬或不道德之嫌。
  2、体现在版面上
  每天耗费一两个版面报道已故人物,已经是西方很多报纸的通常做法。美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设有讣闻版,一般有1至2个版,有的甚至设有3个版。在英国的主要报纸里,每天也总有一整版的讣闻报道,有时还会占满2个版面,版名就是“讣闻报道”(Obituary)。这些报道通常被安排在A叠或B叠这样较重要的新闻版里。
  对于讣闻报道的处理,虽然长短不同:短的十行八行,长的半个版面,有的还加上逝者的照片。但西方讣闻报道的长短,和死者的社会地位、职业或财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按照《纽约时报》的规格,前总统去世应有4个版的篇幅,而外国的名人最多可以“享受”3个版的待遇。毛泽东去世后,《纽约时报》就推出了3个整版。
  我们国内现今还没有专门的讣闻栏目版面。即使逝世后有资格见报的人,也按官阶大小给予不同的篇幅,但大多数只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加政治评价,偶尔也可以见到多一帧照片,或是添一篇通讯,或是增一条特写的情况。但还不具规模,也未形成特色。
  3、体现在报道对象上
  西方讣闻报道的涵盖面非常广,士农工商、军警法医、文艺影视、王公将相、贩夫走卒,以及其它国家的人士,都在报道之列。一个人的过世不论是名家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的一生有特色、有亮点,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纽约时报》总编辑豪厄尔·雷恩斯说,很多人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但知者甚少,如淹没不彰,对死者本人和读者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读者从这些有趣的人生经历中读到的不仅仅是眼泪,更多的是欢乐,他们为自己身边曾经有过如此动人的生命而感到欣慰。可见,西方新闻传播者深谙新闻的接近性特征,它让人们更关注身边的人,小人物也能有大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光明日报》曾做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可见报的规定,新闻媒体因有政策而不敢大胆泼墨。除此以外,让媒体异常关注的“逝去”名人,大都集中在文化界、演艺圈。而对于平民“逝去”的新闻,不但记者无意识,就连大多数受众也不认可:他是谁啊?

  中西讣闻报道写作的异同

  1、写作形式
  虽然讣闻报道不象讣告那样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可以体裁多样,不拘一格。但我国的讣闻报道在写作形式上却“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个通用的 “三段式” 消息结构:即第一段写明死者的职务、姓名、逝世时间、原因、地点以及终年岁数;第二段简介死者生平,写出死者生前具有代表性的经历;第三段对死者的人生进行评价,包括其社会贡献、艺术成就等。如下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逝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因病医治无效,于12月11日10时50分在京逝世,享年87岁。
  袁世海1916年出生,原名瑞麟,幼年入富连成科班学戏,初学老生,后改花脸。出科后,先搭尚小云班演戏,后拜郝寿臣为师。他先后搭李世芳的承华社和马连良的扶风社。1951年加入中国京剧院。
  在与马连良、尚小云、周信芳等大师的合作中,他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戏曲表演风格,创造了《将相和》中的廉颇、《野猪林》中的鲁智深、《黑旋风李逵》和《李逵探母》中的李逵、《群英会》中的曹操、《红灯记》中的鸠山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南京日报2002.12.12)
  此例的写作格式在我国的讣闻报道中非常常见。在我国,因为上报的几乎都是“要人”或“名人”,出于各种考虑,对讣闻报道加以了相关的规定和约束,连措辞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讣闻报道因此缺乏可自由发挥的余地。于是,用新华社或者人民日报的通稿,就成为各路媒体刊载讣闻报道“最最稳妥”的“法宝”。因通稿最早就是采用了此种写法,这样的格式就被沿袭下来。每当名人逝去,只要把“三段式”中的“主人公”换掉,就可以成为一篇新的讣闻报道,难免让人觉得只是穿靴戴帽,千篇一律。这种“一劳永逸”的新闻写作只能培养出思维僵化的记者。从受众角度说,名人们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就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从而让人产生距离感,新闻的贴近性也就无从谈起。
  而国外新闻同行更注重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把报道重点集中在挖掘人物的故事性上,因此讣闻报道的体裁、格式等都相对比较多样,可读性较强。
  1960年3月5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一篇讣闻报道《歌剧天骄以身殉剧》获得次年普利策新闻奖。该获奖作品因为引语的大量使用,使新闻中的人物——歌唱家沃伦先生在演了一半的角色后猝死在舞台上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于读者面前。同台演员塔克先生的呼唤:“伦尼,伦尼,你怎么了?”歌剧院总经理宾先生的赞誉:“沃伦先生一定很快意这样死去,因为他以身殉剧,死得其所。”观众的叫声:“看在上帝的面上,请降下帷幕!”如此引人入胜,让人感觉身临其境的写作让我们看到了记者情感的细腻和观察的细致。这样的讣闻报道无法不让人回味和思索。
  再如,《纽约时报》最著名的讣闻报道记者罗伯特·麦吉·托马斯2000年1月8日逝世时,《纽约时报》为他刊登的讣闻报道中,甚至不忘专门提到“他在自己家乡度过生命中最后一个新年时,镇上百分之五的居民共12000人出席了当晚和他在一起的聚会”这样一件事。国外讣闻报道的生动和活泼也由此可见一斑。
  从以上所举的两例国外讣闻报道不难看出,由于其报道内容的多样化,决定了其报道形式的灵活性。在这里,没有什么是“必须”,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只要受众有兴趣知道,记者就会竭尽所能。
  2、语言风格
  西方的讣闻报道中并无多少悲天悯人的味道。正是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使得读西方的讣闻报道像看故事一样,故事有的诙谐,有的离奇,有的催人泪下,有的让人忍俊不禁。看故事容易入境,看完别人的故事自己也就像经历了一遍。
  2002年11月8日的泰晤士报登了享年96高龄的英国二手书商Charles Traylen的讣闻报道。文章详细介绍了他的创业史,说他也有和同行串谋在拍卖会上使坏,刻意将价格压低,得标后再与合伙人另行估价重标,获取厚利,结果这造成卖物主得不偿失的劣迹。同时肯定他鉴别珍品和版本的功夫,以及他因此获得美国北卡罗里纳州首府的荣誉市民称号的事实。讣闻中没有特别为他不名誉的买卖手段遮掩,也没有吹捧他的长袖善舞,反而让人觉得英雄莫问出处、行行出状元,商人形象是那么鲜明。
  又如《歌剧天骄以身殉剧》中,记者报道了人们戏称歌唱家沃伦先生为“插在火柴棍上的风箱”。因为他有着一颗硕大无比的头颅。他身高6英尺,体重近200磅。滑稽的是,硕大无比的头颅,6英尺的身高和200磅的大块头全都重重的压在他那两条细细的腿上。
  西方讣闻报道的记者就是这样既报道人们的怀念与景仰,又报道了逝者另外“不光彩”的一面,有效地防止了人们片面的将逝者神化或者丑化。他们的说法是,一个人是平凡的,更是多方面的,他决不是简单的一个天使或者魔鬼。
  相对来说,我们的忌讳就多得多了。“人都死了,还计较什么”是我国大众普遍心态,于是国内讣闻报道几乎都是“只说好不说坏”的“一边倒”。加上报道的是“要人”、“名人”,用的是大报通稿。我国的讣闻报道也就统一地是一种风格和基调,即严肃、沉重。
  “沉痛悼念”、“重大损失”、“十分难过”、“高度赞扬”、“朴素庄严”、“致以深切的慰问”等等字眼在国人看来早已是耳熟能详,这些都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讣闻报道中最惯用的措辞。这体现了用词的规范,也体现了态度的严肃,气氛的肃穆。
  对逝者的尊重是不可少的,但敬意的表达难道仅仅是我们用这些严肃的规范的措辞和格式刊登讣闻报道,诏告死亡的讯息就足够了吗?讣闻报道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正在被我们用陈旧的“老面孔”一点点地遮挡掉!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