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地市报由于受地域条件、编辑水平、稿源质量等因素的制约,文学副刊并没有像社会、教育、经济等专栏专刊一样与时俱进,而是仍坚守着原有的办刊模式,难有突破和创新,形成了地市报文学副刊的办刊误区。要办好文学副刊应首先走出下面几点误区: 误区之一,不注重时效性。长期以来,人们公认为时效性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尺度之一,但认为文学副刊没有时效性,或者认为时效性不强,这其实是对文学副刊的一种误解。副刊是新闻的延长,文学副刊同样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在谈起《夜光杯》为何能享誉全国时,曾说,副刊要“静中有动,一个版面上,总要有那么一二篇甚至三四篇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或时间性”,“版面上的文章注意了新闻性和时间性,读者拿到报纸,用不着看报头上标明的日期,大体上可能估量你这个版面是在什么年代什么形势下编出来的。”但很多地市报文学副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十分注重文学作品的时效性。另外,地市报文学副刊不注重时效性还体现在对动态性的事件关注不够,只是被动地编辑各类文学稿件。掀开一张文学副刊,感觉到那只是一种静态的存在,散文、诗歌等简单地编排在一起,只是发挥了文学副刊的版面功能,但没有把报纸副刊应具备的新闻性体现出来。读者不仅仅需要欣赏文学,而且还想从中获取更多的文学信息和文坛动态。《南方周末》的“写作”版就很注意这一点,当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公布之后,就及时地推出了获奖者的材料和翻译作品,并及时地进行了采访。但大多地市报很难做到这一点,成为一潭死水。 误区之二,地域特色不明显。地市报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极强的地方性。同“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尺度一样,地市报的文学副刊也应具有接近性这一令人关注的特质。接近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地域性,即要求地市报文学副刊的作品能够体现本地的文化积淀、历史渊源、风土人情,能够反映本地群众的真实生活、喜怒哀乐、精神风貌以及本地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生的变化等等。打开地市报文学副刊,就应该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能闻到那熟悉的浓厚的地域气息。如读《青岛日报》的文学副刊“琴岛”,好似在“青山,碧海,红瓦,绿树”中嗅着现代海洋文明;读《济南日报》的“趵突泉”副刊,则洋溢着一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清新与诗意;而《济宁日报》的文学副刊则明显地浸润在那股久远的孔孟文化的氛围之中。如今的很多地市报文学副刊,地域性特征已经很不明显,很难说能够代表本地的文学特色,大多千孔一面,这家的文学副刊拿到另一家去没有什么区别,相同的栏目设置、相同的文学体裁、内容相近的文章,抒发的是相同的情,记的是类似的事,大多停留在审美和情感的表层。 误区之三,陈旧的办刊观念。主要表现在:第一,体裁单一。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地市报的文学副刊以刊登散文为主,而散文也往往局限于抒情记事类文体,而对一些与历史、地理等相关的小品文及针砭时弊的杂文则排除在文学之外。其次是诗歌、小说。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学副刊模式严重制约了文学副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对于追求新、变的时代来说,是极不相称的。第二,就是题材的单一,内容无新意,多是老调重弹。 地市报文学副刊还存在很多办刊误区,如版式设计古板、视觉冲击力差、稿件随意搭配、视野狭窄等等,这些都应是地市报文学副刊在办刊过程中必须加以改进的。俗话说,“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称职的学生”;用到办报上,那就是没有不称职的读者,只有不称职的编辑。当文学副刊逐渐淡出读者视野的时候,作为文学副刊的编辑是否应该有所警醒! (济宁)刘太福 刘太福:男,济宁日报社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