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几个新闻标题《这受害者你是否眼熟?》、《女尸“晨练”吓坏大爷》看了这两个新闻标题你会有什么感想?新闻的初衷大概是想协助警方辨认尸体,以便快速破案的(姑且这样认为)。但是看了新闻的标题,是不是有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 “受害者是否眼熟”, “女尸‘晨练’吓坏大爷”这本身就带一种调侃的口吻,死人总是令人悲伤的事,要是让死者的亲属看到,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即使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也有些过分。这样做只会让人怀疑新闻的品质。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记者为了抢新闻,完全忽略了被采访人的心理感受,自顾自地提出问题,将别人的伤疤撕开,获得新闻的看点,以至于伤害了当事人。当被采访者因此而拒绝采访时,一些记者就在报道中含沙射影,恶语相加。 新闻是应该有看点,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阅读,有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或许还要没事找事地制造个看点;但是,这并不是说什么都可以拿来做看点的,什么事都可以制造看点的,还要看实际情况,看是什么样的事儿。开头的两则新闻的内容和一般的“认尸通告”也差不多,但是以此为噱头,制作的标题,哗众取宠,换取读者的注意力,充当了看客的角色,这种不负责任的蓄意煽情,完全不顾当事人的感受,造成很坏的影响。 增强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要落在实处,而不是玄虚而不可及的。一则新闻写了一个女子偷了条28元毛裤的事情,尽其渲染,完全变成了一个奇闻趣事,竭尽全力丑化该女子,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做反而成为次要的了,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反而不深究。这同样是一种“看客”的心理在作祟,还谈什么人文关怀?无论是分析丑恶现象,还是宣传先进人物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负责的角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既要注意避免“高大全”,又要避免“矮小全”,尤其是在报道一些负面的人物的时候,新闻可以客观地陈述事情的经过,但是不能贬低当事人的人格,更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情节。若是能够深入进去,了解实际情况,该女子不是惯偷,有特殊的原因,负责地报道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这就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反之,如果不考虑事情的实际情况,就凭想象、补充报道出来之后,或许会给当事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她的一生,这就是“看客新闻”。 还有一些新闻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子虚乌有,而更高明的是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进入造假的“更高阶段”。这样的新闻中的绝大多数要素都是真实的,但构成新闻眼的关键要素却是虚假的,此类造假手法,已接近造假的最高境界,因而更具欺骗性。“周鼎新海口遇害”的报道,为了吸引读者竟然将周说成是“曾参与‘神五’设计的中科院院士”。在施拉格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后,“施拉格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姑爷” 的假新闻业应运而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新闻完全是捕风捉影,对当事人以及读者造成了伤害。 更有一些编造出来的新闻让人看后哭笑不得。当《林海雪原》重拍后,一则采访作者曲波的新闻出现了,但是曲波已经去世多年,真不知道这名记者是怎样采访的。还有一则为健在的李雪健发布了去世的新闻。这种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制造出的新闻,还谈什么 新闻不能为了突出某一点,就违背基本的规则,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弃社会公共影响于不顾。毕竟,新闻不是做给自己品尝的蛋糕,而是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新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因此,新闻还是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如果一味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肆意夸张编排,而不管事情的性质如何,会不会对当事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样的新闻做出来还有什么意思呢?(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