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报纸,十几个版、几十个版早已司空见惯,一百多、二百多个版也时有所见。《南方都市报》于3月31日在广州报业市场上隆重推出了谓之“成熟2004"的最厚报纸,共有14叠,每叠16至48版不等,总计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的“吉尼斯记录”。 厚报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主要是由我国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发展的快速和文化底蕴的深厚等因素决定的,更主要的则是当今报业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竞争使然,是报刊之间的竞争使然。报纸总是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产生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那么,厚报的阅读效果到底怎么样?它是否真正达到了办报人所想达到的目的?广大读者是不是真的欢迎厚报?下面我们作些分析: 一、读者的读报时间减少。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讯和 报纸传播的信息,如潮水一样向人们涌来。读报再也不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最主要的或惟一的渠道了,人们的读报时间并不是与日俱增,而是逐步减少。据《中华新闻报》报道,济南一家报纸刚刚创刊时是4开14版,人们每天平均阅读这份报纸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随,后来这张报纸逐步加厚到五六十个版面,读者阅读该报的时间却下降到了10分钟左右。十来分钟要看完五六十个版面,平均每分钟就要看五六个版面,这对普通读者来说,就意味着只能翻翻而已。另据杭州和郑州市的报刊市场调查,在街头购报者中,约有30%的人只是在上下班途中匆匆忙忙地浏览一下版面看看标题和图片。如果以后有时间,他们会去阅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感兴趣的新闻,如果没有时间,那天报纸的“生命”就算完了。如果报纸太厚,海量信息,却缺少应有的亮点,或乏善可陈,垃圾信息太多,那读者就只能和你“拜拜”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可想而知。 二、厚报的信息质量堪忧。有一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朋友捧着厚厚80版的报纸快速翻看着标题和图片,‘一堆垃圾!’他把报纸往旁边一仍,报纸随风而逝。要完成这80版的新闻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啊,但是到了读者手里,往往连8分钟都很难停留,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啊。”(见《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7月20日第8版)这虽然是个别的现象,但却是每一个办报人都应当竭力避免的。大家知道,支撑厚报的是海量信息,但在海量信息中真正的有效信息又有多少呢?回答是有,但不多。不少报纸逐步增厚的办法主要是两条。一是增加专刊、专版或广告。许多有能耐的报人常常推出房地产、汽车、电脑、旅游、通讯、家居、美食、保健、时尚等专刊和专版,有的报纸还不时推出工商、税务、公安、教育、土管、财政、人事等行政部门的所谓形象专版,还有的则成版成版地推出广告。这些版面是相关企业或部门出钱,借助报纸的影响力来宣传自己,其稿件质量和信息质量就大成问题。但是,报社看在“孔方兄”的上,又能使自己的报纸增厚,也就顾不得这一点了。二是将互联网当稿库,在互联网上扒稿。据说有一家地市级晚报,采编人员才20多人,每日出刊的版面却有30多个。该报"像模像样”办下去的“绝招”是在网上扒稿。从网上下载稿件,鼠标只要轻轻一点就行,又快又方便,该报每天从网上下载的稿件占到全天用稿量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晚报和都市类报纸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应当指出的是,互联网上的稿件来源复杂,发布的随意性很大,容易造成新闻失实。这也直接影响到厚报的信息质量,影响到报纸的公信力和诚信度。 三、报社的赢利水平降低。从经营的角度看,报纸办厚了,经济效益就要相应提高。但在事实上,厚报之间竞争的结果,反而使报纸的赢利水平降低了。要竞争,就必然要在市场上打价格战,“报纸增厚,价格下调”,是每家参与市场竞争的厚报的必然选择。于是,价格违背价值规律的事在报业竞争中比比皆是。目前,国内报纸的印刷价格是,每个印张的印刷成本在0.17至0.20元之间,如果以低点计算,印刷一份4开56版的报纸是7个印张,印刷成本是1.19元,再加发行成本是报纸售价的36%左右,这样56版报纸的实际印刷、发行成本是1.5元左右。但这份报纸在市场上的售价却只有0.30元左右。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报社每发行一份报纸就要补贴1.2元左右,再加上退报、送报人员的工资、车辆折旧、燃料支出等种种费用,真正能到报社账上的又会减少,这实实在在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为了弥补巨额亏损,许多报社的做法是不断扩版,在增加厚度的同时,增加广告收入。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报纸增厚了就亏损,亏损后要弥补损失就再增厚,再增厚则再亏损……如此恶性循环。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报社片面追求发行量,出台了一些鼓励报贩多卖报的奖励措施:如果报贩不退报,报社将给予一定的奖励。精明的报贩脑袋一拍,眼珠一转,立即有了主意:因为厚报分量重,如果将它直接卖给废品收购站,外加报社的奖励,这要比单纯卖报的收入要高,何乐而不为!所以,他们不但不退报,而且还争着从报社多进报,以有效地增加自己的收入。而被蒙在鼓里的报社反而洋洋得意地认为:自己的发行量在大幅度地增长。这真是一幅绝妙的讽刺图!一废品收购商透露,他每月都要在某报的报贩那里收购五六吨没有破捆的“旧报纸”,真是匪夷所思! 四、报纸的同质竞争加剧。报纸以厚薄论英雄,失之以简单和机械。从读者需求看,大家希望能在报纸上读到的是完全不同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的那些信息,他们对报纸信息的要求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实惠、更加解渴,更好地为自己指点迷津,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他们并不十分在意报纸的厚薄,但却十分注意信息的质量。所以报纸之间的竞争,就不能停留在信息数量和版面数量上,就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同质竞争上,而应当拓展到信息的质量上,它主要包括新鲜信息、有效信息、深度信息和广度信息等方面,特别要突出信息的政治导向、政策含量、专业水准和表达艺术。这就需要摒弃低层次的同质竞争,逐步向差异化竞争和战略化竞争转变。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报纸同质化竞争现象的严重存在。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在报业生态圈内有各种不同读者定位的报纸,它们互动互补,共共荣,这就不是一般的厚报同质竞争所能办到的。 五、社会的资源耗费加大。报纸变厚,极大地拉动了新闻纸的用量。从1998年中国报业市场进入厚报时代以来,国内新闻纸的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5年多,在全国报纸种类和数量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新闻纸的需求量却增加了一倍。据统计,全国现有报纸2000多种,总印量达1067.38亿印张,2002年新闻纸的用纸量已超过280万吨。 如果以这一需求量来计算的话,我国就需要砍伐52.83万亩马尾松作为造纸原料。再按每5年为一个生产砍伐周期计算,5年间共需砍伐马尾松林地264.15万亩。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国内新闻纸的需求量将超过300万吨,200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388万吨。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现在,国内十多家知名的国产新闻纸厂家,都在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国内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报社采用的是进口新闻纸,全国2003年进口的新闻纸比2002年增加73%。这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厚报热除去对木材的大量消耗外,在印刷期间还要大量消耗电能、油墨、胶片、PS版等多种印刷耗材,从全国来讲,这些也决不是小数字。 深化报业改革,究竟是把报纸办厚,还是办精?我们相信大家是会从上述分析、权衡和比较中得出结论的。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中心早已向报业发出警告:报纸太厚没人看!维尔金森说,很多人认为读者只是希望报纸的张数多,但是大量证据显示:读者要的是一口气读完的东西,或者是他们自认为能读完的东西。针对目前国内厚报热高烧不退的状况,笔者以为很有必要服用几帖“清醒剂”来退退烧。 一是看看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这是一张以编发外报、外刊报道为主的报纸,4开8版。外加每星期各出一期专版、专刊和副刊,即每星期中有3天各另加8个版。如此而已。这样的报纸恐怕不能算作厚报吧。但是,它充分利用新华社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坚持政治性和参考性的辩证统一,注意拉开公开报道与自身报道之间的差距,全方位、多侧面地及时报道国际、国内重大的新闻事件,而且十分注意报道的前瞻性、借鉴性和可读性,所以很受读者欢迎。此前由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一览表》中,该报位居世界第九、中国第一的位置,总发行量达267万份。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报人加以思索。 二是看看南方的报业市场。伴随着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多变化趋势,针对不同读者群的特殊需求和爱好,南方各报都注意自觉摒弃相互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在差异化竞争的过程中,它们各自把那些具有经营价值和开发意义的细分化的读者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攻坚,打造各自的媒体品牌。《南方日报》打的是高端牌,定位于高端读者市场;《南方都市报》提出“向新主流迈进,改变使人进步”;《广州日报》提出“更主流、更实用、更大气”和“质量兴报”的主张;《羊城晚报》则提出办成家庭报纸,从全国市场向中心城市即广州和珠三角回归。南方报纸的不同定位,分割了不同的读者市场空间,各自都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差异性竞争的结果,大家都获得了发展、繁荣和兴旺的机会,特别是日平均56版的《广州日报》,总发行量已达160万份,列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 名中的第24名,在国内仅次于《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和《扬子晚报》,名列第4。与此同时,《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也都名列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之内,它们分别是第73、第36、第32名。南方报业市场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报纸之间当力避同质化低层次的竞争,而应当在细分读者市场的过程中开展差异性竞争,这样,大家才能共存共赢,共发共荣。 三是看看国外的报业市场。在美国,大量的免费小报正在风靡许多城市。由《华盛顿邮报》出版的《快报》、培乐出版集团出版的《早间新闻》、论坛报业集团出版的《晨间纽约》、甘尼特报业集团出版的《新闻时报》和《辛城周刊》等免费小报,都不是厚报,它们版面新潮,内容简短,标题醒目,图片生动,颇受读者欢迎。风靡欧洲的《地铁报》和《20分钟》等小报也是如此,普通读者可以在闹市、街头、地铁、车站、学校和购物中心等地免费取阅这些小报,有的甚至还免费送到你家里。这些小报大多利用自己背后的大报和报业集团的资源,人手少,成本低。它们的出版发行,只是大报之间相互竞争的一种手段。《快报》总编卡科瓦诺说:“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培养新一代年轻人成为每天读报的人。他们通过每天读我们的免费《快报》,最终开始读我们的付费大报《华盛顿邮报》,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与此同时,不少国家还将报纸专业化作为报业发展的方向。他们觉得细分读者群,有的放矢地为不同读者的不同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是报纸质的升华。在美国就有专门为年轻人、大学生、操西班牙语者、黑人等各种人群办的报纸,销量普遍很好。英国传统的大开本《独立报》也决定将部分报纸改为小报,在瑞士和奥地利,小报则变成了与杂志差不多大小的微型报纸,其目的都在方便读者阅读。报纸变小、变薄,容量当然也应变少,但正是这种“小”、“薄”、“少”,才迫使那些报纸在有限的空间里铸造出自己的精品来。 (作者为江苏南通《江海记者》杂志执行主编)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