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场成学校标配 青岛校园足球摆出成功“阵型”

2018-05-10 14:53:0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孙 飞

  教育家张伯苓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足球是世界上最普及的集体运动项目,以校园足球为抓手,青岛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和教育综合改革,将校园足球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青岛校园足球摆出成功“阵型”

res01_attpic_brief.jpg

  2018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备受各界关注,获得本赛季中超注册资格的485名球员中有21名是青岛人,其中年仅16岁、毕业于青岛宜阳路小学的谭凯元更是成为全中超最年轻的球员。

  自2015年4月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以来,青岛将校园足球纳入全市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规划中,建立起教育教学、训练竞赛、人才成长、优化保障和文化建设五大体系。目前,市级足球特色学校302所,占学校总数的1/3;其中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31所,居计划单列市之首;中小学经常参加各类足球活动人数达20万,占全市学生总数的20%;我市已有近百名各年龄段足球人才入选国家各级梯队和中超等职业俱乐部。

  在这座拥有着深厚足球底蕴的城市,足球,正以蔚然之势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校园足球改革的“青岛模式”在全国叫响。

  校园里不应只有读书声

  2007年,当宜阳路小学的球场还是一片沙土地时,该校就确立了“以足球为龙头、用宜人教育,成就阳光少年”的办学特色。校长孙瑜说,学校从校外聘请了4名专业教练,在训练校队球员的同时,还给学生任教足球课。各班每周都有一节专门的足球课,体育室每月安排一次足球技能过关考核,学期末进行综合等级评定并颁发校级等级证书。“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足球基本要领,体育老师还将颠球、踩球、控球、传接球、运球射门等基本动作创编成节奏鲜明、简洁易学的足球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其实,2007年中国足球还处在低谷期,男足在赛场屡屡失利,许多人谈论足球时都笼罩着一股‘负能量’,所以一些人对学校普及足球运动感到不理解。”孙瑜说,但是学校一直坚持初衷,也迎来了开花结果。几年间,学校竞技足球快速发展,在“市长杯”和国家级比赛中多次取得亮眼成绩,包括谭凯元在内一批“足球小将”入选国家各级梯队和中超等职业俱乐部。更可喜的是,全校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气质有了很大提升。

  2014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到宜阳路小学调研校园足球工作。在细致观察后,他提到了“三少”——这个学校课间随意打闹的孩子少、“小眼镜”少、“小胖墩”少。“我想,这也是学校坚持发展校园足球所希望看到的气象。”孙瑜说。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同年4月,青岛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7月,教育部等6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而作为“足球城”,更早之前,我市便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全市范围设“市长杯”,各区市设“区(市)长杯”,学校设“校长杯”。其中“市长杯”校园联赛已举办至第28届,参赛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有344支队伍、近6000人参赛。每年区(市)级、校级联赛超过10000场,参与学校700余所,参赛人数达1.7万。

  绿茵场渐成学校“标配”

  校园足球“春天”的到来,让许多学校告别沙土地,绿茵场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标配”。城阳区实验小学是2009年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校学生不仅可以在一块标准足球场上驰骋,还可以在3块笼式足球场地中享受足球的乐趣,学校还建有足球网墙1面、足球九宫格墙1面,并且为每个班级配备了足球箱和足球器材。近年来,该校每年投入30余万元用于足球项目的训练、学生保险、外出竞赛等活动。

  “有了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校园足球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青岛第二十一中学校长滕伟亮说,学校足球队队史几乎与校史一样长,以前学校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足球队装备购置、教练聘用、服装配备、外出比赛、后勤保障等费用,近几年学校发展校园足球有了市级、区级专项经费支持,每年累计约26万元,上述费用都能得到解决。

  记者从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体系,实现有资金踢球、有场地踢球、有安全踢球,保障了校园足球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市设立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比赛冠名等方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近两年,全市及各区市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在场地保障方面,投入4.6亿元新建及改造学校足球场地450个,建设100处笼式足球场地支持校园足球的校外训练;在安全保障方面,实施校方责任险、校方无责任险和学生平安保险,建立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节处理机制,解决了学生踢球安全之忧。

  我市还着力构建现代足球教育教学体系,2017年发行了新版《快乐足球》教材,规范了教学内容。目前,各足球特色学校每学期安排20学时足球课程,其他学校安排10学时足球课程。在校园足球师资方面,我市开设D级教练员及国家二级、三级裁判员培训班,加强对体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同时对非足球专项体育教师进行通识培训,目前累计培训5000人次。

  以足球带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以球育德、以球健身、以球益智、以球砺志正成为青岛校园足球学校的一致行动。

  青岛二十一中校长滕伟亮说:“校园里不应该只有读书声,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包括校园足球在内的多元化发展平台。”该校全面普及校园足球活动,全员在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切实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和规则意识。在普及校园足球基础上,该校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保障水平,进行足球竞技水平提升。建立小学、初中和高中青少年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衔接体系,畅通人才培养渠道。

  城阳区实验小学将足球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自主管理能力以及道德规范。该校校园足球活动都由学生来组织,学校设立了学生足球自主管理委员会,简称“足管会”,成员全部通过学生竞聘产生,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活动中,“小裁判”“小记者”们各司其职,有模有样。这样一来,足球运动真正成为了学生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记者了解到,在近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中,该校合格率均为100%。

  在宜阳路小学,令人瞩目的不仅是足球比赛中的亮眼成绩,还有教学成绩、综合成绩的提升。孙瑜记得,2013年她刚调任该校校长时,全校只有700多名学生,如今则达到了1100多人,增长率57%,这一方面是学校知名度因校园足球而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足球运动的普及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带动了师生的“干劲儿”,让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贯通足球后备人才成长通道

  加快发展校园足球,不仅要使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还要完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足球后备人才成长通道。

  记者从城阳区实验小学获悉,该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校长杯”足球联赛,共有90多支球队参加。在实现班班有足球队的基础上,该校进行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3个组别的梯队建设,坚持每天下午两节课后训练,保证每天一个半小时、每周10小时训练时间。为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该校安排校队外出参与“区长杯”“市长杯”以及全省、全国足球联赛,与省内和市内的足球特色学校举行对抗赛和友谊赛,参加省市区乃至全国校园足球集训及夏冬令营活动。目前,该校1名同学入选了U13女足国家少年队,3名同学入选了U14女足国家少年队,3名队员入选“全国U—12年龄组青少年女足后备人才精英训练营”,向省市足球队输送运动员20余名。

  在青岛二十一中,“足球小将”们不仅能在本土优秀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还能接受外籍教练的点拨。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外籍教师支持项目”中分配外籍教练的学校之一,2016年,荷兰足球外教Robin Westerman曾在该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足球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这位持有欧足联B级教练资格证的“洋教头”将自己的足球理念传授给队员,对提升校园足球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畅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青岛二十一中与青岛一中、青岛实验高中等高中学校携手,建立“联合培养足球人才共建生源基地”,为热爱足球的孩子打造一条理想升学之路,培养更多足球技能、文化知识“双发展”的优质足球人才。

  2015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足球后备人才招收办法》出台,各足球特色学校均据此招收足球后备人才,同年起每年单列计划招收1400多名足球特长生。我市形成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组成的青训体系,按照小学、初中、高中6:3:1的比例建设了一批足球特色学校,小学阶段从小学三年级建立球队, 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校级球队不少于4支(含男女队),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校级球队不少于3支(含男女队),分年级、分年龄段开展足球教学和比赛。我市还引入国际一流青训体系,与国外足协、足球俱乐部合作,构建“中西合璧”足球青训合作模式,通过青岛中德生态园、黄海俱乐部将德国、西班牙青训体系引入青岛。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冬令营中,青岛队员占比超过20%。

  以校园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我市的改革经验曾两次被教育部以简报形式进行推广,还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得到高度评价。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青训:青岛足球复兴之本

  随着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进入“金元时代”,受制于财力有限、人才流失等因素,青岛职业队连续5年无缘中超,但青岛足球仍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获得2018赛季中超注册资格的421名国内球员中有21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们不乏姜宁、王永珀、于大宝、郑龙、邹正、姜至鹏等“国脚级”,而那些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的小将和新秀,更是让人欣喜。

  已豪取中超七连冠并在2013年、2015年两夺亚冠冠军的广州恒大,目前坐拥4名青岛籍球员,却只有一名广东籍球员。刚刚被2006年世界足球先生卡纳瓦罗从恒大足校擢升上来的青岛少年谭凯元,生于2001年8月19日,是全中超最年轻的球员。上赛季获评中乙最佳青年球员的青岛籍小将钟义浩,本赛季被恒大斥巨资从青岛中能购入。在中国男足主帅里皮现场观看的中超预备队联赛首轮中,未满22岁的钟义浩与2013年亚洲足球先生郑智并肩作战并率先破门,给里皮留下深刻印象。而山东鲁能的22岁青岛籍小将刘洋、北京国安的21岁青岛籍小将王子铭,均在中超首轮披挂上阵,王子铭还在中超预备队联赛首轮破门得分。

  在中国足协不断升级“U23新政”大背景下,绝大多数中超球队如今备受优秀U23球员匮乏的困扰。而2011年,中能取得中超第六的队史最佳战绩时,郑龙、邹正、栗鹏、宋文杰、朱建荣、朱世玉均属U23球员,前三个是雷打不动的绝对主力,后三个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球员。那个赛季,中能的37粒进球中有29粒由国内球员攻入,是对外援依赖程度最低的球队。引进能力远超国内球员的天价外援,固然可以在短期内显著提升球队的战斗力,但中国足球想完成从虚假繁荣到真正强大的蜕变,终究还要靠国内球员。

  “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是我们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也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青训和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的金字塔基,没有它们做依托,职业队和各级国家队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青岛足球人才辈出,靠的正是完善的青训体系和蓬勃开展的校园足球。

  一年一度的青岛“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已连续举办了28届,从中涌现出的希望之星不胜枚举,其中便包括曾凭借一段进球视频在互联网上一夜爆红、被誉为“中国小梅西”的城阳区实验二小学生李明。过去几年,李明一直跟随西甲劲旅马竞俱乐部的梯队训练、比赛。而谭凯元在前往恒大足校深造前,曾在青岛崇鼎俱乐部的校园足球网点学校宜阳路小学训练。除崇鼎外,中能、黄海、鲲鹏、追风少年、东清、未来之星等俱乐部也不遗余力地深耕校园足球,派驻专业教练员向孩子们传授技艺。王东宁、汤乐普、曲波、邱忠辉、乔伦、史汉军、郑燚等退役球星纷纷“降尊纡贵”,通过各种方式在校园足球领域发挥余热。

  在中国足协日前公布的U20五人制国足第二期选拔集训名单上,有4个青岛孩子,其中便包括来自青岛一中的孙鑫凯,而就读于青岛实验高中的郑一鸣和李培昊在今年初参加了首期选拔集训。

  校园足球着眼于普及,青训抓的则是提高。在青训方面,青岛两家职业俱乐部黄海和中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一线队已降至中乙,但中能早在多年前便搭建了完善的青训体系,如今拥有不同年龄段的9支梯队,许翔执教的U15梯队连续两年在全国大赛中位列第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携手西甲豪门巴萨的黄海不仅将巴萨足校引入青岛,还聘请了20多名西班牙外教,他们分别任职于一线队、预备队和各级梯队。中能则与克罗地亚足协深度合作,6名来自克罗地亚的青训专家令岛城足球少年大开眼界,获益良多。

  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青岛已搭建起科学合理的金字塔结构,拥有了一条高效的“球星生产线”,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只要卧薪尝胆,踏踏实实地从点滴做起,青岛足球肯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凭借不断涌现的后起之秀,在短期内实现“足球城”的复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孙 飞)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突破一千万单!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有啥不一样

    搜狗截图18年05月10日0758_3.jpg

    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2015年2月,山东省以实现“单一窗口”为目标,出台《山东电子口岸建设方案》,推动山东电子口岸建设及发展。 随着山东电子口岸各系统申报量的不断增加,业务覆盖率不断提升,目前,山东电子口岸服务端每天处理各系统申报量14万余单。[详细]

    05-10 08-05新锐大众
  • 拓展补充耕地来源、广开资金渠道,山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55ada90c0511c.jpg

    5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上获悉,目前我省耕地面临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情况。根据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我省提出多项举措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详细]

    05-10 08-05新锐大众
  • “泰山品质”认证来了,快看什么样的产品够格

    搜狗截图18年05月10日0756_2.jpg

    5月9日,省质监局、省发改委在济南联合举办“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发布了山东第一个区域产品质量认证品牌——泰山品质。目前,国内已有针对本省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浙江制造”“广东优质”和“泰山品质”三个区域认证品牌。[详细]

    05-10 07-05新锐大众
  • 重磅!6月,上合国家电影节将在青岛西海岸举行

    搜狗截图18年05月10日0751_1.jpg

    一直在彰显“国际范儿”的青岛,将于6月上旬迎来上合组织峰会,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也将于6月13日至1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据青岛灵山湾影视局副局长苑梅琳介绍,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是西海岸新区十大功能区之一,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45平方公里。[详细]

    05-10 07-05齐鲁晚报
  • 赠红色书籍 听乡情故事——泰山区关工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好少年”活动

    5月9日上午,泰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岱庙街道五马社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这些图书既有《长征》、《青春之歌》等党史国史类书籍、也有《少年读史记》、《唐诗三百首》等历史文化类书籍,还有深受青少年们喜爱的《曹文轩童话故事》、《柳林风声》等童话类书籍。[详细]

    05-10 14-05新锐大众
  • 青岛再发住房公积金新政 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范围

      5月9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 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 ,自6月12日起 ,青岛市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不同需求和用人单位不同情况 ,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公积...[详细]

    05-10 14-05半岛网-城市信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