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环渤海经济圈巨变,从“山东和京津冀深度融合”开始

2019-07-25 07:43: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周学泽

  最近,我国北方经济的主阵地——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发出一连串不寻常的信号:

  7月16日,国新办举行山东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甫一开始,有关“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介绍,宣告了山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方位和方向。

  仅仅5天之后,7月21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开启了“京冀沪”学习之旅,第一站是北京。在京鲁两地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山东方面提出了“学习北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服务对接力度,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发展方向;北京方面则表示:“欢迎山东融入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合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第二站在河北雄安。7月23日,鲁冀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山东方面表示: “我们将深入对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山东贡献”。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山东贡献”,这些用词和用语,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即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发生巨变,过去常说的“京津冀一体化”,正在出现“经济重镇”山东这个增量和变量,从“京津冀”到“京津冀鲁”,也许已经不再遥远。

  一、重振北方经济,关键看环渤海经济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GDP 排名前十名,南方省份有7个:广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福建,这7省占全国GDP总额的44.24%;北方省份只3个:有山东、河南、河北。

  城市经济也呈现南强北弱态势。2108年,全国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共有17个,其中南方城市有13个:上海、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长沙、无锡、宁波、佛山;北方城市只有4个:北京、天津、青岛、郑州。

  在南强北弱的态势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经济难得的亮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1个省市区GDP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环渤海经济圈GDP总量218361.26亿元,占到全国GDP总量900309亿元的近1╱4,这是一个亮眼的“份额”。

  环渤海经济圈优势很多:有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三个城市群,大中小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4,其中包括京津两大直辖市,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13个;有文化科技高地首都北京,全国科研实力最强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汇集于此;环渤海湾是全国三大经济湾区之一,2018年位列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前十大港口有6个,土地、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条件、资源、实力,都决定了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经济重振雄风的关键。

  环渤海经济圈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短板:

  1 、长期以来,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三个城市群相对呈独立状态,各有大港口,各有经济腹地,横向联系度不强,京津冀物流出口主要靠唐山港和天津港、东北三省主要靠大连等港口、山东则有青岛烟台日照三个4亿吨大港口。

  2、龙头城市不够明确。北京是该区域首屈一指的“一线城市”,却不是港口,而且近几年在分解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山东在该区域经济总量最大,但城市集中度和核心城市发展不足,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北京;唐山港、青岛港和天津港是全国前几名的大型港口,但港城发育不协调,城市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北京。

  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记者观察认为,在上述背景下,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三个城市群之间如何深度融合,既事关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水平,也事关整个北方经济的发展前景。

  二、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山东和京津冀最有条件率先协同发展,也面临难得的机遇

  历史上,京津冀和东北三省之间受制于狭窄的辽西走廊,交通干线少,至今仍处于国家版图上的“脖颈之所”,二者交通联系仍有待进一步破题。山东半岛和东北三省之间隔着大海,远期有望修建跨海大通道,但短时间交通状况无法改变。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内部,最具备整合协作条件的就是京津冀和山东,二者深度融合利好因素众多:

  1、地理方面:京津冀和山东位于黄淮海平原之黄海部分,处于太行山、燕山之侧的北京和泰沂山系之侧的济南之间,是南北长达500公里的宽阔平原;1855年前,黄河有近700年从江苏北部入海,京津冀鲁历史上交流长久无天险阻碍,正如本次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到雄安新区学习所述:“河北与山东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省经贸合作、人员交流、区域协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跨黄河大桥一座座修建;从2017年12月开始,穿黄隧道也已经开工,京津冀和山东交流之便可用“如履平地”来形容。

  2、文化方面:历史上,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北京是儒家文化发扬光大的地方,文化相亲相近;革命战争年代,山东是沂蒙精神发源地,山东根据地对中国革命做出突出贡献,解放战争“北上南下”主要依靠山东,1949年平津战役中挺进北平的第一支解放军41军,正是1945年由山东解放区进入东北的部队,京鲁之间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红色基因连接。

  3、经济方面:山东经济体量巨大,动能强劲,可以成为搅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鲶鱼”。2018年山东GDP总量达到76469.7亿元,在全国居于第三位,占到京津冀三省市GDP总量为85139.94亿元近90%。这样一个经济体量的注入,使“京津冀鲁”协同发展的能量大增,将显著提高本区域在全国的经济分量和发言权。

  4、政策支持:山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属于国家战略,这是最有利的因素。201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德州作为山东全省唯一纳入规划的城市,“一区四基地”战略地位正式确立。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支持山东的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周边毗邻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山东获得国家区域战略红利,这是山东难得的历史机遇,山东和京津冀迎来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

  三、山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

  1、实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工制造优势的结合。北京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和著名高校,全国最新最高的科技成果汇集于首都。当前,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需要有新的空间,只依靠河北和天津,空间和能力不足,山东具备承接产业升级转移所需要的丰富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是环渤海圈加工制造能力强省,协同发展具有天然互补特征。本次山东党政代表团到北京学习,确定中关村与山东有关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就是互利共赢的典范。

  其实,山东和京津冀的合作已经在开花结果。 2013年,德州齐河与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共同建设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将中关村有外溢需求的优势资源进行有序转;2014年,御捷汽车总部从河北清河整体搬迁到德州,并把包括汽车研究院和汽车工程院的研发大楼一同设在了山东。滨州魏桥集团与中航工业集团合作研制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高强高韧铝合金中厚板。东营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先后组建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现代农业孵化展示区、国家级盐碱地改良利用平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中试孵化基地。

  2、在港口、海洋、医养、教育等方面进行合作。山东半岛良好的港口资源、优美的海洋风光、面对日韩和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具备发展海洋产业、健康产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天然优势,可以承接京津冀的医养、教育事业和产业的转移发展。京津冀可以和山东在港口业务方面合作,现在通过青岛港董潍长输管道,原油可以从黄海沿岸输送到渤海沿岸城市,今年管输总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2万吨,输送迅捷、安全而又环保,未来原油管道完全可以续延到京津冀。教育方面,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已经在青岛设立校区和新学院;医养方面,中国康复大学设在了青岛。

  3、交通提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5周年以来,三地交通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1小时生活圈”逐渐成形。比如,京张高铁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后,北京到张家口的车程将缩短至一小时。山东和京津冀在交通方面互联互通,要重点推进北部沿海、京九、京沪二通道、滨临、东部沿海通道内的高铁项目,加大高速铁路网建设力度。

  4、环保合作。京津冀、山东和东北三省共围渤海,合作共赢,渤海良好的生态是前提。渤海深嵌内陆,水循环差,周围工业废水排入较多,水质和生态一直不容乐。因此,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京津冀、山东和东北三省的融合发展就势在必行。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山东高职院校扩招怎么报、考什么?这份明白纸请收好

    timg.jpg

    山东高职院校扩招怎么报、考什么。四、在哪儿报志愿[详细]

    07-24 07-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去年山东省财政支出首破万亿,民生支出占了大头

    TIM截图20190724075700.jpg

    去年山东省财政支出首破万亿,民生支出占了大头去年我省财政支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三公”经费降1.4%,民生支出达79%今年上半年我省减税570亿元,个人所得税下降36.9%□。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085.3亿元,其中:当年收入6485.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9%,比上...[详细]

    07-24 07-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对乡镇政府设“一票否决”事项,在山东行不通了

    不得对乡镇政府设“一票否决”事项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山东省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条例(草案)》《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条例(草案)》进行审议。[详细]

    07-25 07-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日照打造户外劳动者“15分钟休息圈” 用心调节“城市的温度”

    去年以来,日照市总工会聚焦“城市有温度”的理念,针对环卫工人、快递员、交警等户外工作者,开展“职工爱心驿站”建设。今年底,日照市将累计建成职工爱心驿站150处,到明年底将建成300处,在城区内最多步行15分钟即可走到一处爱心驿站,建起“户外劳动者15分钟休息圈”。[详细]

    07-25 07-0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今天1764个征集志愿等你来报 部分院校设最低分限制

    7月25日迎来较集中的一次志愿填报,省招考院提前一天发布征集志愿计划,提醒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抓住机会填报。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到,普通批文理类本科首次征集志愿,文史类和理工类共1764个计划,其中,普通文史类缺额计划800个,普通理工类缺额计划964个。[详细]

    07-25 07-07半岛网
  • 畜禽杀菌不用抗生素或成现实 相关项目已开展

    在肉鸡养殖行业,疫病防控技术是关键,而多年来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耐药、产品药残高、环境污染,甚至出现“超级细菌”的情况。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威胁,噬菌体以其特异性强和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重获重视,成为无抗养殖中的替抗首选。[详细]

    07-25 07-07半岛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