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新闻 > 特色套餐 > 焦点坊

探寻中国慈善业改革路径:跨越“三重门”

2012-04-05 07:08:00     作者: 傅勇涛 赵叶苹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三重门;改革路径;改革发展;中国城镇化;募基金;迟福林
[提要] 公众善心如何呵护?慈善诚信如何坚守?慈善行业如何开放?--近年来影响中国慈善业形象的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对慈善体制改革的思考。为求解这一难题,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专设“慈善体制改革:透明度、专业化、公信力”分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建言献策,呼吁降低慈善准入门槛,重构社会“慈善诚信”。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4日电 题:跨越慈善“三重门”--探寻中国慈善业改革路径

  公众善心如何呵护?慈善诚信如何坚守?慈善行业如何开放?--近年来影响中国慈善业形象的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对慈善体制改革的思考。

  为求解这一难题,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专设“慈善体制改革:透明度、专业化、公信力”分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建言献策,呼吁降低慈善准入门槛,重构社会“慈善诚信”。

  杜绝“透支”善心问题 公开透明是“良方”

  “信息不透明是慈善机构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本。”2011年对于中国慈善业来说是“多事之秋”。郭美美炫富等一系列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募基金和慈善管理的质疑。

  这种质疑有行业调查数据为证。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慈善透明报告(2011)》显示,慈善组织透明度现状堪忧。公众给被调查的1000家慈善组织平均打分只有33分(百分制)。

  对此,论坛嘉宾、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这显示公众权利意识、问责意识与慈善组织的透明度相差甚远。

  “善款用在那里,捐赠人一无所知,心里不踏实,捐赠积极性自然就不高。”海口市民顾志斌坦言。

  “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是化解信任危机,增强社会公信力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认为,公益慈善组织应做到慈善信息递进式全程公开。

  然而,公开透明绝非易事。一些与会嘉宾认为,公开透明首先取决于慈善体制的改革,同时也受公众慈善心态的影响。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显示,将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

  “大多数公募慈善组织多少带有行政色彩,或者想强化行政色彩,在信息公开方面缺乏内在压力。”王振耀认为,公开透明事关慈善作为公共服务的体系变革问题,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十分关键。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