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青岛讯 几十年来,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为人们所熟知,5月30日,余光中出现在了中国海洋大学的讲坛上,面对海大一位学生“粉丝”的提问,他将这首当年用20分钟时间写出来的名篇瞬间对出了“将来”的续篇:“将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引来了现场如雷的掌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下午,在位于鱼山校区的中国海洋大学逸夫馆内,一个带有淡淡乡愁味道的老者声音回旋在二楼的大厅里。这是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教授在海大进行的一次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诗与音乐——并朗诵中英文诗歌》。整整两个小时,现场的一千多名海大师生聆听了他对诗与音乐关系的阐述,也有幸欣赏了余光中本人用中英文朗诵的十余首中外诗歌。其中,便包括这首脍炙人口的《乡愁》。
在谈到乡愁时,余光中告诉现场的听众,这首诗是他用20分钟时间写好的,因为当时他离开大陆20多年了,郁积在心中的感慨有很多,这种感觉也有20多年了。但是现在读起来,心情却并不一样。当时是20多年没回大陆,而从1992年开始则常常回来,一年比一年回来的次数多。他笑说,现在应当写一些回乡的诗了。而当现场一位学生“粉丝”提问“您的诗里提到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与现在,如果现在提将来,您怎样写”时,余光中当即给出了答案:“将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博得了现场最热烈的一次掌声。
据了解,余光中这次来海大,是专程为该校今年的“名家讲座周”开授讲座的。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位近80岁高龄的学者已是满头银发,但朗诵起诗歌来还是激情饱满,节奏、韵律拿捏得十分严谨,引起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摄影 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