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衷希望,今天在法国土伦所有中国国奥的场上球员在若干年后依然可以拥有一份年轻时曾经显现的激情、斗志、灵性和血性;如果对于中国球员来说成人必然意味着某种退化,我宁愿看到他们永远不再长大。
也许用类似“荡气回肠”、“可歌可泣”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中国国奥的表现有些过于俗套,但中荷之战中国国奥的表现的确配得上任何的溢美之词;也许两粒进球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运气成分,但尽可认为那是基于中国国奥一份顽强不屈、坚持到底的精神感动了上帝。
这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一场比赛——联想起去年亚运会小组赛对伊拉克,中国国奥(混编)近50分钟10打11众志成城将1:0的比分保持到了终场;联想起今年年初欧洲拉练与英国皇家公园寻游者,中国国奥与粗野的对手上演的一场震惊四方的“群殴”……
好的发扬,坏的摈弃——中荷之战的最后10分钟,因杨旭意外受伤被迫10打11中国国奥再一次顶住了对手的狂轰滥炸,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而当对手出现“有违体育道德的进球”、“恶意将球踢向倒地球员”等不端之举的时候,中国国奥始终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冷静与理智,彰显着一份心理上的成熟。
在荷兰队传统的4-3-3阵型面前,杜伊以不变应万变以4-4-2应对,相比于首战葡萄牙,中国国奥更换了两名球员,其中15号戴琳从中后卫的位置上被提拔到防守后腰,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新的位置,这一方面基于其自身不俗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显示出杜伊发现球员特点时独到的眼光。
整场比赛中国国奥在攻防两个环节的表现均可圈可点。进攻方面,朱挺和姜宁两名前锋类型特点甚至有些过于类似却格外鲜明,共同的可贵之处,一是不惜体力积极投入前场拼抢,延缓对方由守转攻的速度,为整体防守做出贡献,二是一旦有机会就利用身体灵活的先天优势大胆实施个人突破,上下半场两人先后利用个人带球突破迫使对手犯规从而为球队多次赢得任意球,而中国国奥的首粒进球正是借此修成正果。
陈涛依然肩负着中场组织核心的重任,相比于以往其防守到位率大大提高,进攻中则突出了跑位灵活的特长,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场中路而是经常突然出现在空间更大的边路,中国队下半场所攻进的制胜一球正是始于其在左边路的一次传中造成对方门前的混乱。
全场比赛中国国奥7次射门,4中目标并收获两粒进球体现出了中国球队前所未有的一种高效,而这种高效的取得与进攻球员灵性的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防守方面,中国国奥几乎没有给荷兰队太多有效的进攻机会,基本上抑制了对手的特长。在时刻注意保持三条线紧凑链接的基础之上,针对荷兰队擅长的边锋战术中国国奥在边路防守中格外用心,左右边前卫经常回撤到边后卫的位置协助防,其中队中唯一的海归于海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几乎先后扮演着“左边锋”、“左前卫”和“左后卫”三个角色。
如果说中国国奥在进攻中突出了一份灵性,防守中则首先充分展示着一份血性——场上所有球员真正做到了每球必争,绝无懒惰,以拼对拼,勇而无畏,即使在最后时刻以少打多的不利形势下,依然通过集体的力量一次次成功瓦解了对手的进攻。
一直倡导攻势足球的杜伊在本场比赛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防守战术部署上的大获成功。着重掐死荷兰队犀利的边路进攻,再通过前、中、后场有机结合的积极围抢,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对手中场组织进攻的节奏、封堵切断了对手传切配合的线路;
克劳琛时代的中青队,进攻中的挥洒自如曾令人眼前一亮,但防守中的失于稳固同样令人扼腕叹息,其中尤为突出的一大痼疾就是后卫线的身后常常被对手所利用,致使整个防线瞬间轰然瓦解,让对手带球长驱直入直捣龙门的情形屡见不鲜。
中荷之战包括之前的中葡之战,中国国奥在防后卫线身后这一环节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对手绝少能通过后场长传或中路短传形成穿越式的进攻,显然,这得益于杜伊卓有成效的战术训练,让中国国奥的整体防守上了一个台阶。
胜利之余,值得提醒的是,此番出征土伦的中国国奥固然人员不整,而不论葡萄牙还是荷兰同样如此,都并非是本国同龄段最高水平的代表,中国国奥的整体实力尚且没有得到最充分的检验。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杜伊的调教下,中国国奥已经走上了一条清晰的也是正确的前进轨道;而在未来备战08奥运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国奥应该有意识寻找一些真正属于世界最高水平的对手交锋,以便通过实战更多发现问题,更早着手解决。
试想,假如没有年初欧洲拉练时类似0:3惨败摩纳哥预备队、0:1负于切尔西预备队的经历,中国国奥的整体攻防恐怕也不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之快的提升。
期待下一个黎明,万里之外的法国土伦,又一抹新的曙光投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