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国际新闻 >大众观察

一边批评一边模仿?专家解读:西方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2023

/ 10/18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姜雪颖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不断壮大,经贸合作硕果累累,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仍持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态度,企图提出所谓替代方案。如2021年欧盟通过“全球联通欧洲”计划;2022年,美国宣布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承诺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同美西方的竞争项目不同点在哪?虽然西方舆论传统对一带一路有不同意见,但十年过去,西方舆论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又有哪些变化?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专家代表、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西方国家推出欧美版的“一带一路”就是对中国与各国成功共建“一带一路”的最高赞誉。

  共建“一带一路”是共建国家的合唱

  “虽然西方国家频繁炒作唱衰“一带一路”,但动作却很诚实,近年来多次推出模仿中国的欧美版‘一带一路’,西方国家常言: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模彷就是最诚挚的恭维)。”梁海明表示,与西方传统的丛林法则有本质不同。中国不玩“零和游戏”,不搞“保护主义”,而是以互利、务实合作达到共赢发展。

  他说,中国推出相关倡议的初心都是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技术优势,支持、帮助全球发展中国家建设大批交通基建项目,帮助这些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而有效分享全球经济的发展红利、避免再次陷入被边缘化的风险。而且,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基建的全产业链,加上建造技术成熟达世界一流水平,且价廉物美,成本控制能力优于其他国家,因此拥有很高的竞争优势。

  梁海明介绍,中国也愿意与西方国家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在很多基建项目中,例如,在欧盟国家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中国企业先后携手欧盟的18家设计谘询公司、45家施工企业及112家来自克罗地亚、德国、波兰等国的全球设备、材料供应商参与大桥的建设。这说明了中国企业真正实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与有关国家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各施所长、各得其所、多方共赢的良好成效。

  “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梁海明强调,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而是对国际上任何有利于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倡议和基建项目均持开放态度,中国也希望国际上所有的合作和项目,都能结出更多互利共赢的硕果。

  从批评到认真讨论“一带一路”倡议

  虽然西方舆论传统上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不同批评,但十年过去,西方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又有哪些变化?

  在梁海明看来,最大的变化,是从以前的为批评而批评“一带一路”,到现在认真、深入探讨“一带一路”给共建国家所乃至全球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接触的国外学者、政商界人士,比以往更加认真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在实现经贸共赢、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全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形成了较为积极的总体评价。而且,与西方的媒体报道相比,学者、政商界人士们的观点一般更为客观,论证也更为充分和具有说服力。”梁海明举例说,很多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模型和统计计量等方法,让数据说话,驳斥了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简单理解为“中国政府消化过剩产能和开展外交的渠道”或“中国从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对所谓‘自由’世界的占领计划”等错误认知。

责编:姜雪颖

审核:郑义风

责编:郑义风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