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陈天浩)2025中关村论坛3月27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国际科技园区与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Ebba Lund)在接受采访时高度评价北京科技创新生态的蓬勃发展,并强调中关村论坛作为全球科创交流枢纽的重要作用。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三螺旋”模式引发国际关注
自2002年起,伦德就一直见证着中国科创力量的崛起。回溯二十年来中国的创新之路,伦德认为,中国,尤其是北京,已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高效联动和创新推动方面形成独特优势。这种生态的正向循环,正在催化更多颠覆性创新的破土而出。
伦德还表示,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园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学界协同”的“三螺旋”模式,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种深植于政府的战略支持、企业的市场化活力与高校科研力量的开放式协作体系,不仅推动本土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更为全球知识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伦德称,中国科技园区在“三螺旋”创新生态的构筑、初期项目孵化支持以及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已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创新协作的全球枢纽
采访中,伦德将中关村论坛定位为“创新协作的全球枢纽”。她特别提到:“本届论坛设置60余场平行会议的技术研讨密度令人震撼,这种多层级、跨领域的知识共享机制,精准契合‘协同创新’的时代需求。”
论坛开幕式运用的沉浸式数字技术更令伦德印象深刻,认为这展现出中国科技场景应用的先锋姿态。
国际科技园区与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Ebba Lund)接受采访。 中新社 赵婧姝 摄
值得关注的是,IASP将于9月再度携全球创新网络资源返回北京,与中关村论坛形成“双平台共振”。这种国际组织与本土品牌的深度耦合,预示着中国科创体系正从参与者进化为规则共同制定者。
2025中关村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搭建跨国界、跨学科的创新对话平台。
责编:
审核:陈凤祁
责编:陈凤祁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
新华社
2025年清明档新片预售票房超3000万
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央视新闻
家门口能装摄像头吗?哪些区域严禁安装?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外交部:约400名中国地震专家、救援医护人员正在缅甸抗震救灾
北京日报客户端
美国制裁6名中国官员,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反制
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
缅甸震后现“地下喷泉”?专家:系砂土液化现象,或造成建筑塌陷
封面新闻
独立卫生间、茶室棋牌室……慢慢玩的银发旅游列车,来了!
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号
缅甸震后三日:废墟里的手机、成功救出的孕妇和自救的华人青年
解放日报
“台独”作妖,引火烧身!东部战区发布军事行动主题海报《进逼》
东部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