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深入调研采访当地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美丽家园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探索、新成效。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人民网
手机查看
日前,“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深入调研采访当地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美丽家园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探索、新成效。
鄂温克族“太阳姑娘”的光与热
八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苍茫辽阔,与天相接。一场微雨过后,芳草的清香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牛羊悠闲地低头啃草,安逸而宁静。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乌仁与“太阳姑娘”家喻户晓。乌仁不仅是民族手工艺品制作能人,还是当地妇女致富的带头人。
乌仁与记者分享她的创业故事
“太阳花”点亮新生活
在鄂温克族的传统饰品中,用牛羊的皮毛等制作的“太阳花”是常用的装饰品,皮质的圆心象征太阳,四周的毛针如同阳光一般,乌仁说:“这代表我们鄂温克族对温暖和光明的向往。”
乌仁自小在草原上长大,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的乳品厂工作。1995年,乌仁还被推选为自治区劳动模范。然而,当时乳品行业不景气,乌仁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几乎全靠畜牧养殖,收入并不稳定。
2005年,草原上兴起牧户游,乌仁开始尝试接待游客。在经营牧户游期间,她用自己手工制作的“太阳花”装点蒙古包,还佩戴着“太阳花”饰品接待游客。
渐渐地,乌仁发现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对“太阳花”非常感兴趣,于是她带着牧民姐妹开起了自己的手工坊。“为什么不做点‘太阳花’售卖呢?既可以把鄂温克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乌仁制作“太阳花”及其他手工艺品的工作台
乌仁说,自己从来没学过美术,但每次卖出去的饰品,她都会记录下客人买得最多的是哪一款,记录下卖得最好的花色搭配。
乌仁带领着几个牧民妇女在家里制作半成品“太阳花”,然后,她按件付费,收回半成品进行二次加工。
“我给她们提供原材料,收回来再加工,她们在家就可以挣到钱,还可以照顾家庭,照顾牛羊。”乌仁说。
从草原走向世界
2010年,经多方奔走调研,乌仁决定发展鄂温克民族手工艺,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产业脱贫的队伍中来,她自筹资金六十万元,创办工作室,组织嘎查里六个贫困姐妹一起来到旗里,缝制鄂温克族饰品“太阳花”。
刚开始一个“太阳花”的价格是40元,在一次展会上,一位老太太对乌仁说:“你的手工挺有价值的,是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你也别卖得太低了。”老太太给了乌仁100块钱,这份肯定让乌仁特别感动。
从只会最简单的缝制图案,到裁剪成品皮样,再到创新设计,从被动等着游客上门购买,到一年参加三四十次国内外展销会,让更多人看到鄂温克族的手工艺品,乌仁不仅传承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工作室也从最初的手工坊发展成了公司,还不断带动着牧民脱贫致富。
2015年,乌仁团队制作的“希温·乌娜吉”太阳姑娘饰品成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016年,乌仁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此同时,乌仁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培养了8名“太阳姑娘”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并派他们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交流学习。
也是在2016年,鄂温克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建成,乌仁将公司迁至园区,员工也由最初1人发展到14人,其中5人是贫困户。
乌仁先后在阿荣旗、扎赉诺尔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河等地开展培训,带动数千名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以2019年为例,乌仁扶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2名,每人每户增收近3000元。目前,已经有七百多人参与过乌仁团队的订单,其中有264人是贫困户。
传承的新生力量
艾吉玛是乌仁的女儿,大学毕业后,艾吉玛毅然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创业。
“很多人是网络购物,但妈妈不会用汉语打字,就让我做销售工作,还教我制作各种非遗产品,拓宽了创作思路。”艾吉玛的朋友圈分享了各式各样的“太阳姑娘”衍生产品,如胸针、耳环、冰箱贴、手机支架、鼠标垫、车挂等等,她也在不断探索着“太阳花”传统与创新的各种可能。
艾吉玛向记者介绍她手中的“太阳姑娘”
艾吉玛利用互联网平台做线上线下推广,扩宽了营销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艾吉玛的线上销售优势显著,仅5月份制作的手工艺品销售额就达到了3万元,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地。
除了女儿艾吉玛的加入外,乌仁还将民族手工艺品传承推广到了当地鄂温克族的家家户户。
这位拿着彩色珠子的小姑娘叫英格蕊,9岁的她已经接触鄂温克族手工艺品两年多了,她缝制的图案将用于制作“太阳花”头绳。她的妈妈是这家公司的员工,再加上奶奶也常在家制作鄂温克族手工艺品,从小耳濡目染,年幼的她也早早加入到了传承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的队伍中。
在鄂温克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区里,乌仁还建立了“太阳姑娘”非遗体验馆,从“非遗+旅游”衍生出“非遗+研学”模式,探索出文化传播与旅游产品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仅2019年她就接待研学团队70个,共计1500人,在让小朋友们体验到鄂温克族独特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让这些古老的民族非遗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这些年来,乌仁获得的荣誉奖项摆满了橱柜,她说这些都是对她的鼓励,“我特别感恩特别感动,园区也免费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房子,我只是个普通牧民,只是带动的人比较多一点。”
看到身边的牧民生活得越来越好,鄂温克族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传承,乌仁不禁感慨:“我觉得我一直在潮流中,奔着走的感觉!”
义勒力特风景变"钱景"
这个季节,站在敖包山顶,一眼望去,稻浪如海,“红城1947”、“兴安盟大米 内蒙古味稻”两幅巨大的3D彩稻景观画栩栩如生。走在小镇的路上,鲜花随处可见,绿树成荫,流水清澈,特色民宿、孔雀园、开心农场等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这是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义勒力特小镇,它是远近闻名的“花香小镇”。
图为义勒力特镇的稻田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近年来,义勒力特镇凭借自身生态优势,借力“全域旅游”,逐步深化“旅游+”的创新理念,以增加百姓收入、鼓起农民腰包为落脚点,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0年
因为眷恋,他回到故乡,将民房变成民宿
2019年8月,陈爱平离开生活工作了20年的城市北京,回到了故乡义勒力特。他之前一直在北京从事艺术工作,回到小镇后,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划,他将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一餐一宿一辈子”,他想让更多的人在田园生活中寻找诗和远方。
图为义勒力特镇远方廷院民宿负责人陈爱平(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为什么会离开北京回家乡?陈爱平说他是家中长子,之前父亲生病,使他觉得在外面漂泊得时间太长了,现在想要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家人在一起,而且家乡的环境也正在变好。“以前,这里就是个寂静的小村庄,人们主要靠种地为生。近几年,我感觉很多村民的商业意识增强了,懂得利用闲暇时间搞副业,比如摆地摊售卖自家院子里的蔬菜水果等,我也想为家乡做贡献。”
陈爱平发现,家门口的商业街经常会搞一些诸如“啤酒节”、“采摘节”之类的活动,但是来旅游的人基本上是当天来当天走,很难有其他消费。于是,他想到了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来发展民宿,留下这些客人。在民宿的设计上,他突出回归生活本质,舒适的休闲沙发区、儒雅的茶室、小资的酒吧和温馨的私厨区域等,让更多人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浪漫与惬意。
义勒力特镇党委书记陆启国告诉记者,像陈爱平这样的人才返乡创业,提高了当地民宿的标准,而且他们见多识广,善于和年轻人打交道,善用互联网营销,管理得也非常好。陈爱平认为乡村民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将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3-5年,他打算再发展几家,打造成民宿一条街,让更多的乡亲把家里的闲置房子利用起来,增加收入。
10年
因为喜爱,她让“孔雀东北飞”,将基地变作游园
周海燕喜欢美丽的孔雀,她的舅舅是天津有名的孔雀养殖户。她觉得在家乡看不到孔雀太遗憾了,便和妹妹周海南一起在2010年3月建立了义勒力特孔雀园,后又在2011年12月12日成立了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
图为义勒力特镇孔雀园负责人周海燕在制作孔雀羽毛饰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孔雀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乌兰浩特市属于温带。要让“孔雀东北飞”并不容易,如何使孔雀存活、如何增加客户,都让人费尽周折。为了能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她们先后到天津、长春等地开拓市场。现在,合作社已发展社员59户,库存孔雀2800只,业务包括观赏孔雀、制作羽毛工艺品等。
创业成功后,周海燕也在想着如何帮周边的村民致富。于是,合作社开始通过加盟与手工艺制作两种方式带动农户脱贫。合作社为加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加盟费、免饲料和药品的优惠政策,2018年免费为农户发放了6万元的孔雀种苗,为农户创收利润8万元。在手工艺方面,以羽毛发饰为例,做成1个,贫困户可获手工费2元,一天能做50-100个,日收入可达100元,月可增收3000元。
现在,孔雀园已从封闭的产业基地转化为开放式的游园,在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500人次左右。“随着义勒力特旅游业的兴起,游客越来越多,孔雀园的名气越来越大,对羽毛等工艺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多。我们加大了手工艺制作的技能培训,带动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名残疾人,52名低保户实现增收。” 周海燕说。
5年
因为责任,他想方设法带动增收致富,将农区变为景区
2015年,白双龙以“致富带头人”的身份当选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当时义勒力特嘎查人均年收入7500元,500多户村民大多数种地,靠天吃饭。
图为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双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为了增收致富,白双龙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研究寿光等地的发展经验,引进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希望通过创新种植养殖形式给百姓带来更多收入。2017年,他在义勒力特嘎查建设开心农场,将贫困户纳入进来,探索出一条“扶贫+旅游”的新路。“打造开心农场,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打工就业、入股分红有了收入,很多贫困户在这儿干活儿就业,也有了收入。”白双龙介绍。
随后,他又打造开心牧场、开心滑草场等开心系列产业,实现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同时,他还鼓励村民在帽子广场开设农产品大集,吸引游客在大集上吃农家菜、购农家货。旅游黄金期,这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200人次,让村民真正借助旅游的东风鼓了自己的钱袋子。现在,嘎查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下一步,要把农田、建筑、文化等资源利用好,让老百姓受益,让村集体受益。”白双龙说。
“穿十里生态长廊,看百花争奇斗艳,闻千亩果园芬芳,游万亩岭南稻海”,如今的义勒力特镇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乌兰浩特的后花园。谈及未来的发展,陆启国表示,“要坚持农文旅融合的思路,实现农业产业增收,把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特色优质农产品变旅游纪念品,坚持景村共建、主客共享的理念,让游客和村民一起享受乡村振兴的成果。”
责编:张素玲 | 编辑:姜越
来源:央视网 记者:董淑云 王若怡 邢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董家朋 张相成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责任编辑:解西伟